感冒的病因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感冒的病因及治疗

朱玉立

朱玉立(武警重庆总队第一支队400015)

【中图分类号】R37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2-0009-02

【摘要】本文通过中医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综合性地论述了感冒的病因及治疗,进一步探讨了传统中医的奥秘;阐述了感冒的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及临床治疗。并且认为:只有提高了中医的理论水平,通过理论指导临床,才能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水平。

【关键词】气化功能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

感冒的病因在中医学是“风、寒、暑、湿、燥、火”,即所谓的“六淫”致病,而在西医学则是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所致。谁是谁非?谁人曾与评说?

人体表皮有很多毛孔及汗腺管口,他们除了目前西医学认定的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外,另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便是呼气散热作用。一旦毛孔及汗腺口阻塞,人体便会因散热不良而出现不适现象:如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咳嗽及发热等,这就是感冒。

毛孔及汗腺口为什么会阻塞呢?通常容易出现的两种情况为:白天人体运动后,毛孔及汗腺管口的张口度增大(以利于散热),如果此时吹风,外界之气倒灌,就很容易使“气分子”嵌住毛孔及汗腺口;另一个是晚上睡觉,人体为了减少肺脏做功,就要减少其呼气功能,因此就要适当地增开毛孔及汗腺口的张口度,以达到散热和排除“浊气”的目的,如果此时遇到外风较大或风扇直吹,同样会造成外气倒灌现象使“气分子”阻塞部分毛孔及汗腺口使人体感冒,这就是感冒的病机。那么感冒为什么会因季节不同而轻重有别呢?这就是因为“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等“六淫”致病的病因各不相同。

人体一旦感冒,其表皮位置的气血运行不畅,甚至是局部小区域的气滞血瘀,导致神经细胞的冲动传导功能降低甚至是失效,同时导致表皮位置的细胞功能降低,所以细菌或病毒得以充分的繁殖,血液中的细菌或病毒的数量增加,当然与之同时增加的还有白细胞、中性细胞及淋巴细胞等。这就是西医学认定的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即感冒的病因。综上所述,感冒是毛孔及汗腺口的阻塞及表皮位置局部的气滞血瘀为本、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为标。

然而“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感冒的病因仍然如此。“风、寒、暑、湿、燥、火”均为感冒的外因,那么感冒的内因是什么呢?“脾旺四时不受邪”,邪之所凑,其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必不协调,正如“五行学说”的“木侮金”、“木乘土”、“水乘火”等,另外“脾胃不和”,“肝脾不和”,“肺气不宣”等均为感冒的内因。由于阴阳气血及脏腑对肺脏的影响,使肺脏的宣发、肃降功能降低,既降低了肺脏对皮毛的调节功能,也降低了肺脏的“气化”功能,因而让人体易患感冒。

“邪之所凑,其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必不协调”的原文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让“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来作为感冒的内因,以及在其他方面的临床指导,势必让众多的学者误入歧途。虽然气虚、阳虚、阴虚及血虚等也是感冒的内因之一,但其百分比例却远不如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不协调那么普遍。所以不应该笼统地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更何况补气类药是“以补开塞”,即患者必须是“因虚致塞”者,否则误补则后患无穷。正如《古今名医方论》所言:“药非病所,党参甘草皆毒药。”所以用“邪之所凑,其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必不协调”则更为妥当,更有利于提高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通过以上推论,可见感冒的外因和内因是相辅相成的,既有外因单独导致的感冒,又普遍存在内因为根据的感冒,所以在感冒的治疗上,必须遵循“辩证施治”这个基本原则。如“春伤于风”用九味羌活汤加减,“冬伤于寒”轻者仍可用九味羌活汤加减,重者可用麻黄桂枝汤加减;“秋伤于湿”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等,依此类推,只要辩证施治得当,一、二副药即可治愈感冒。然而这仅是外因导致的感冒,如果对于内因和外因均存在的感冒,要达到迅速治愈的程度,相对来说,辩证施治的水平就要求更高一些。自古以来,现成的有“气虚型感冒”用“参苏饮”加减,“阴虚型感冒”用“加减葳蕤汤”,外伤风寒及内有积滞者可选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如“肝郁型”、“肝火型”、“肺热雍滞型”及“土乘水”、“木侮金“等内因和外因具有的感冒,在治疗上均要求表里双解。既然内因是根据,那么解内肯定是为主的,只要内因解决了,即形成了“脾旺四时不受邪”的大气候,也就是肺脏及其他脏腑的“气化”功能提高了,那区区外因甚至是不攻自破。然而也有外因单独存在而久治不愈的感冒,那就是“秋伤于湿”和“冬伤于寒”等,因“湿气粘滞”及“寒气凝固”的时候,这些“气分子”可单独在人体的一些局部的表皮位置导致不适(如前面的病案所论述)。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导致的感冒,如果诊断失误,仍然可久治不愈。另外小儿神经功能不健全,老年人脏腑功能下降,也是内因的范畴,在治疗上均应区分辩证,方可施治得当,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综上所述,治疗感冒要达到迅速治愈的水平,仅靠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往往是不够的,必须是中医理论的研究、发展和临床实践的结合,通过理论指导临床,才有正确的辩证论治,才能提高对感冒的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