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辉(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医院5144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通过做好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系统的护理,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杜绝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55-02
髋部骨折是老年骨折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骨折,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手术创伤大,手术操作复杂,而且患者多为高龄且合并有多种疾病,术后并发症也较多,手术风险大,因此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86例高龄患者进行了早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其中女52例,男34例,年龄51—82岁之间,平均年龄67岁。术前合并高血压36例,冠心病32例,糖尿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
1.2手术方法
患者术前均完善各项检查,先处理合并症,经过术前系统治疗,全身情况稳定后在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1.3护理
1.3.1术前护理
1.3.1.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年龄大,体质相对较差,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心理承受能力低,对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不了解,易出现焦虑不安、失眠、悲观失望等反应。护士应热情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耐心介绍相关知识及手术过程,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不安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3.1.2术前生活训练
术前牵引和适应性训练,常规行下肢皮牵引。告知患者术后的正确体位、正确使用拐杖,进行下肢肌肉锻炼、床上大小便的训练。教会患者放置大小便盆,避免在放置便盆时臀部的体位不正确导致置换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指导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避免肺不张或肺感染。
1.3.1.3术前准备
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常规辅助检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彻底清洁全身皮肤。术前12h禁食,8h禁水,必要时行通便灌肠。术前一日备好合脚的“丁”字防旋鞋。术晨测量、观察生命体征,留置尿管,遵医嘱配备血,术前备皮,术前30min-2小时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
1.4术后护理
1.4.1生命体征监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高血压、心肺疾患患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状和量,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色泽,有无恶心、头晕、出冷汗症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工作。
1.4.2体位护理
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常会延长术后康复时间,也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护理时尤其要注意。术后要去枕平卧6~8h,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呼吸道并发症。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保持90゜位置,防止内旋、内收而造成髋关节脱位,及时给患者穿“丁字鞋”固定防止外旋,在双大腿之间安放一个梯形垫,以防止内收。协助患者翻身时,也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位。一旦可疑发生脱位,立即制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然后通知医生再做进一步处理。
1.4.3饮食指导
患者术后应给予富含维生素、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制品、芹菜等。鼓励患者多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配合腹部按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鼓励患者多饮水。
1.4.4预防感染
据文献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5%,甚至达l0%[1]。尤其合并糖尿病患者注意监测血糖,遵遗嘱应用降糖药。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留置导尿管期间每日要更换尿袋。注意观察切口局部有无感染迹象。鼓励患者多饮水以预防泌尿系感染。老年患者因肺功能下降,容易引起肺不张,加强术后深呼吸和咳嗽,以增加肺通气量,利于痰液排出,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
1.4.5褥疮护理
高龄患者手术后活动不方便,而且整体机能下降,感觉系统衰退、皮肤变薄,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再加上术后抵抗力下降,容易产生褥疮,因此术后我们应加强皮肤护理,保证床单衣物整洁,定期给患者翻身按摩,翻身时保持患肢功能位,严格交接班制度,建立翻身登记卡,鼓励患者自己翻身活动。
1.4.6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40-70%[2],由于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长时间的被动体位及组织水肿压迫深静脉,使静脉回流缓慢,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术后密切观察皮肤色泽、皮温等情况,鼓励患者早期进行患肢肌肉收缩及各个关节的活动,准确有效给以抗凝药物。
1.4.7康复锻炼
功能康复护理研究证明,术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肢功能状态,改善总体生活质量。康复训练主要分3个阶段进行[3]:第一阶段为手术当天-2d,主要以下肢各肌群的等长收缩运动和踝关节的活动为主,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第二阶段为术后3-7d,主要是加强患者肌肉力量和髋、膝关节活动的训练。第三阶段为术后7d-3个月,在锻炼髋关节活动度和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的同时做好下床和步态的训练。通过以上锻炼,使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力量不断增强,能逐渐适应下地活动。有的患者术后急于求成,运动量过大;也有的患者小心谨慎不敢进行功能锻炼,害怕患肢关节脱位,这两种情况都是错误的。锻炼的基本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准确恰当,持之以恒。
2出院指导
术后第1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高患肢来改善,遵循“六不要”原则,即不要交叉双腿、不卧患侧、不坐沙发矮凳、坐立时不前倾、不弯腰拾东西、不在床屈膝而坐[4]。与患者共同制定逐步弃拐计划[5]:术后1~2个月内使用步行器或双拐,第3个月使用单拐,满3个月后弃拐或用手杖助行。告之患者负重力量应逐渐递增,避免肥胖增加患肢负重。术后较适宜散步,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防止关节脱位。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骨折的主要手段,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功能,有效解决髋部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6]。老年患者由于年龄、体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对高龄患者的护理应围绕并发症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护理。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及时发现手术前后的护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顺利度过手术关,并积极配合相关治疗和功能锻炼。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护士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的知识,真正做到预防在前、护理及时,对促使手术成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有效促进功能恢复,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晋少汀.外科学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965-1966
[2]郭爱梅.李红梅中国保健营养[M]2012-06
[3]王凤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2012.5
[4]赵阳立.骨科临床护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4.
[5]赵美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导[M].科学出版社,2010:172.
[6]高凯霞,韩艳君,朱清华.老年髋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