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罗替尼联合贝乏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厄罗替尼联合贝乏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运用分析

付冬伟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150088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研究组实施厄洛替尼与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后,评价分析组间的临床效率与PFS(无进展生存期)显示,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对比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运用效果

肺癌为一种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该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十分高,危害性极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的肺癌类型,NSCLC患者发病后在早期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比较隐匿,大部分患者待中晚期出现明显症状后才至临床确诊,而造成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比较差[1]。因此,寻求一种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比较高的NSCLC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就对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在NSCLC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报道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于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NSCLC患者,共92例,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n=46例)与对照组(n=46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被证实为NSCLC;研究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在39至86岁,平均为(58.3±7.3)岁,患者的TNM分期情况:29例患者为Ⅲ期、17例患者为Ⅳ期;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在37至87岁,平均为(58.1±7.4)岁,患者的TNM分期情况:30例患者为Ⅲ期、16例患者为Ⅳ期。入选患者中需排除存有肝、肾功能等脏器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非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观察分析全部患者的基本资料显示,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实施厄洛替尼与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治疗中主要是依据患者情况在其餐前60min给予厄洛替尼口服治疗,一次用药剂量为150mg,一天用药治疗1次,并采用贝伐珠单抗15mg/kg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一天用药治疗1次;用药治疗21天为一个疗程,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对其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进行密切的检测,待患者病情进展或者因毒副反应难以耐受后,停止用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主要是依据患者情况给予吉西他滨进行治疗,用药治疗21天为一疗程。两组入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对其进行2至4年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观察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PFS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患者的疗效依据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成:CR(完全缓解):生活基本恢复正常,肿瘤病灶消失;PR(部分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肿瘤病灶减少程度在60%以上;SD(稳定):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改善,而肿瘤病灶减少程度未达60%;PD(进展):生活质量无改善或者变差,肿瘤病灶增大程度在25%以上;其中将CR、PR判定为治疗有效。

1.4数据处理

采取SPSSl8.O统计学软件开展数据处理,数据资料通过x2检验或t检验对比,检测结果用(%)或均数±标准差(±s)表示,若分析显示(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入选患者均接受治疗后,评价分析组间的临床疗效显示,研究组46例患者中,6例为CR患者、24例为PR患者、11例为SD患者、5例为PD患者;对照组46例患者中,1例为CR患者、19例为PR患者、17例为SD患者、9例为PD患者;对比分析组间的治疗效率,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且将组间的平均PFS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延长(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情况

患者均通过治疗后显示,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主要表现为腹泻、皮疹、蛋白尿及出血等;研究组的发生率为45.65%(21/46),对照组为63.04%(29/46);将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6.0943,p<0.05):

3讨论

肺癌在我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男性恶性肿瘤患者中排在首位,在女性患者中排在第二位,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2]。在临床上对于肺癌的发病原因还未明确,但大部分临床研究均表明长时间大量吸烟是造成其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NSCLC在肺癌患者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大约占72%至81%左右[3],而其患者中通常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才在临床确诊,错过了手术根治的机会,治疗预后情况十分差。

化疗是临床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的常用方法,给予患者治疗通常能够发挥出一定的疗效,但其治疗中对于患者毒副作用往往比较大,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往往也不是很理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于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使其在NSCLC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本研究中给予患者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比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及平均PF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不良反应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分析显示:厄洛替尼为一种EGF络氨酸酶拮抗剂,可通过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作用,将患者的相关症状缓解,使其生活质量改善;贝伐珠单抗为一种重组IgG1克隆抗体,其可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血管中表皮生长因子的活性进行抑制,而对血管的生成进行阻止,发挥出抑癌功效;且给予靶向治疗可将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并使正常组织受到的损伤减轻,从而获取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将患者的治疗效率提高,还可将其预后情况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秦东强,王英.厄罗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运用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1(8):82-83.

[2]李俭杰,刘晓晴.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证据[J].上海医药,2012,33(1):21-23,50.

[3]王英浩,陈晓英,王辉等.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