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经济活动视角下的产城融合理论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基于城市经济活动视角下的产城融合理论初探

马智超

马智超(西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和非基本部分的分析,阐述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对城市产城融合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镇化;发展建议1引言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我国开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的经济发展历程,开发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及空间载体。1984年至1994年左右的一段时期内,外资大量涌入,各地纷纷建立开发区,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乡镇等多个层面的工业区,并且建设了开发区、经开区、高新区等多种类型的工业园区。在《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颁布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分权的背景下,出现了新城、新区、大学城等诸多新型城市空间。[1]经过近10年的发展,开发区在地区的经济推动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很多城市出现工业围城、园区围城的发展困境,一方面城市拓展方向受限,另一方面城市新区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也受到限制。[2]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产城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

2城市经济活动推动下的城市发展动力机制2.1产城融合的含义“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口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3]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产城融合的概念是在新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工业围城、园区围城等若干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但产城融合机制贯穿于城市发展始终。

2.2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2.2.1城市基本活动的“乘数效应”城市经济活动分为非基本和基本两个部分。非基本部分是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基本部分是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由于城市基本活动部分的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4]2.2.2基于城市基本活动“乘数效应”的城市发展过程城市经济理论基础指出,一个城市的经济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就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活动部分。《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功能分区规划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众多城市将工业园区等城市新区设置在城市外围,但过分强调功能分区导致城市新区与中心城区割裂,中心城区的功能无法辐射到城市新区,而城市新区内部也没有形成其自有的完整城市功能体系。进而导致以居住为功能的新区内主要缺少工作功能、以工作为功能的园区内主要缺少居住与游憩功能。新区内的人群为满足自身其他方面的功能需求时,就需要去城市其他区域活动,造成中心城区时段性的交通拥堵、公共空间内人口密度过大等城市问题。城市的产生是由于产业的发展集聚了大量的从事产业生产人口,在从事生产活动的同时,这部分人口也产生了相应的生活需求。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和非基本部分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如果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同时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那么这个城市就无可挽回地要趋向衰落。当城市的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这是理解一切城市成长发展机制的钥匙。[4]健康城市的非基本部分应该和基本部分保持必要的比例,而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新区发展问题的根源就是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中非基本部分和基本部分的比例不协调。同时,中心城区的发展也要遵循经济活动中非基本部分和基本部分的比例协调原则。

3城市“产城融合”的相关建议3.1梳理发展现状、认清发展阶段认清城市发展阶段是施行产城融合策略的前提条件。只有对城市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阶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够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的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对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城市经济活动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的规模和比例。城市定位和职能的不同,城市经济活动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的比例也会有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到城市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对于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城市就会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所处区位等因素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且处在同一区域范围内的不同城市也会因在区域内所承担的职能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

3.2升级产业结构、强化顶层规划在认清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依据城市发展需要及城市特色,梳理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城市的比较优势,确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转型方向,以产业转型发展带动产城融合进程。产业布局规划必须与城市规划加强协同对接,一方面城市规划对城市产业布局规划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借助城市规划落实城市产业项目。

3.3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明确适宜在中心城区和城市新区发展的产业类型及项目,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依据确定的产业类型及项目推进中心城区和城市新区的建设。过度集中的中心城区采取疏导战略,增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将居住人口向城市新区进行适度疏导,减轻中心城区压力;城市新区则依照各自功能类型,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工作或居住功能提供服务支撑。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中心城区与城市新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新区与中心城区联系,形成中心城市与城市新区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发展机制。

3.4适度用地混合、构建服务网络梳理发展理念。将过于强调功能分区的规划理念向以人为本、完善功能配套转变,适度的用地混合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并且能够推动城市内部均衡发展。构建多方面、多层次、多等级的服务网络,注重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多样性,满足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生活需要,通过分步骤有秩序的推进,逐渐实现城市的产城融合。

4结论在城市规划从关注“增量”向关注“存量”的转变过程中,对“产城融合”实施路径的思考是转变工作思路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扩大城市规模到提高城市质量,是城市规划者工作思路的重大转变。本文跳出以往产城融合研究中重城市新区轻中心城区的思路,在研究过程中,将城市新区和中心城区并重,提出产城融合不仅是日后城市新区的发展方向,同样也是中心城区的发展理念。以城市经济活动为视角,审视了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论述了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的必要性。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规划先行,对城市新区及中心城区进行全面系统的空间布局。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1]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含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7):99-103.[2]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7):104-109.[3]孙红军,李红,马云鹏.系统论视角下的“产城融合”理论拓展[J].绿色科技,2014(2):249-251.[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