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万云菊

云南省保山市田家炳中学万云菊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增加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了解历史发展的潮流,增强对我国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各方面的认识程度,从而在评判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人文精神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关于学生历史人文精神的培养涉及到个方面的内容,对此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方法,从

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在实现高效学习的同时,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指的就是人们之间的尊重、人们对价值的探索追寻、人们的自我关怀,所以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表现为人们本身的价值,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改善学生的生活方式,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理想,促进

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认可自己,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构建和谐社会。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生在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古代历史知识、近代历史知识、现代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人文精神的重要地位

(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历史教材相对于普通课文、图画来说有很大的不同,是很多科学家多年研究的成果,不仅表现了人们对于历史的好奇,还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科学家对于历史研究的追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渲染和渗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正确看

待历史,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学生成长的必然规律。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要远超于初中阶段,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也在不断丰富,已经懂得利用自己的经验看待事物、总结社会实践。因此,此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可以说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需要。

三、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

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传统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多的教师只注重科技教育,忽略了人文教育,导致学生严重缺乏人文素养。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学生对于国家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不仅影响了文化情操的培养,还导致学生的人文素质逐渐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方法

(一)利用历史人物培养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于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人物本身在某一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发生了一些故事,教师可借助这些趣味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正视历史事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故事对学生有着一定吸引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参与学习活动。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都有着浓郁-的人文精神,这是值得广大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某些历史人物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其中的历史人物进行着重介绍,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教师可为学生介绍汉武帝的

相关故事,学生经过各种渠道,对这个人物并不陌生,但是对他的事迹及贡献并不清楚。教师可通过史实为学生详细讲解汉武帝的生平事迹,使学生摆脱从影视剧中获取到的片面印象。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汉武帝时期征战匈奴,维护国家和平,谴使者出使西域,实现文化的融合和进步。同时也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比如知名的事件:因为李陵战败投降,司马迁出面为其辩解,而招致汉武帝大怒,对司马迁实施宫刑;以及到其统治后期,外戚过于强大担心威胁其统治,不信任自己的大将军,而导致匈奴进犯边境等。高中历史教师将其生平事迹讲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全面审视历史人物,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

(二)发掘教材中潜在的人文精神

只有教师充分吃透教材内容,才能发掘出去隐藏的人文教育素材,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自己认真钻研教材,还应引导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只是一味的知识灌输,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理解,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消化知识。例如,在学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自主感知文本中的人物内容,要求学生在自主预习中,简单记忆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相关知识。随后,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性的讲解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智者学派的产生时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意义以及明显局限等知识,最后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学生习得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之后,应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不能只根据教材文本进行教学,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比较浅显,应适当进行拓展教学,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比如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活跃课堂气氛,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加以历史事件、音乐的配合,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也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