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张华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微

张华山东省邹城市第五中学273500

摘要:物理实验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探究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的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自主操作创新思维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它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要地位,灵活地运用知识并促成知识的迁移,用生动、形象的实验过程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已成为当前的重点和亮点。下面就物理实验教学进行阐述: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我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的传播》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光的传播路线怎样?”“你平时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吗?”“怎样才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学生会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些是意料之中的,有些是意料之外的。不管学生的猜测结果是否符合教师的意图,教师都不要过早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要把结果交给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通过这种设疑、释疑的实验活动,不断激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模拟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让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索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例如演示“液体压强特点”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上台来演示:①将矿泉水瓶去掉底,用橡皮膜(可用气球)将底扎起来并绷平,把适量水倒入瓶中,橡皮膜向下凸出;②把瓶中倒满水,橡皮膜向下凸出得更多;③把瓶中倒满酒精,橡皮膜向下凸出比②少;④取一矿泉水瓶倒满水,然后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扎几个孔,水向外喷出。演示完毕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紧接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演示实验猜想(时间可长些),然后提出如何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问题,待学生明确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后,利用压强计来演示(可以是多个学生),教师指导。

①保证密度、深度相同,方向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

②保证密度相同,深度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

③保证深度相同,密度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

④分组讨论实验结果;

⑤上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分析。

整堂课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

三、充分利用身边物品,丰富学生的实验资源

例如:塑料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装矿泉水和饮料的,可用它做很多的物理实验,其演示效果明显。

1.探究声音的音调: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2.摩擦起电:把一只小塑料瓶在头皮上反复摩擦几下,然后将其靠近一些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说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3.光的直线传播:在一只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豆奶粉,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效果明显(此实验还可说明光能在液体中传播)。

用塑料瓶做的实验还很多,例如可以替代烧杯、量筒、漏斗、溢水杯等实验器材,作为声音与能量、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潜水艇模型、土电话、喷泉、闭口浮沉子等的实验装置等。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动手操作,能感受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的真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行之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能为学习高中乃至大学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学探讨》.2010,6。

[2]《初中物理新课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