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群众性合唱真挚统一和谐
近年来,我国群众性的合唱活动蓬勃开展,促进了合唱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对于群众性合唱的艺术表现追求,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许多认识上的偏差。笔者以为:高校作为文化的高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生活的功能。鉴于开展群众性的合唱活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这项活动能够沿着健康发展的轨道前进,高校的合唱教学,有必要对于这项活动的开展进行适当的引导。即,群众性的合唱艺术表现应当始终围绕着合唱艺术的本体。概而言之那就是:演唱情感真挚,声音立体统一,艺术表现和谐。
一、演唱情感真挚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群众性合唱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借助这种集体活动,将所有参与者聚拢在歌曲所表现的情感、意境、氛围当中,以便从中受到陶冶和教育。优秀合唱歌曲的旋律与和声,能够在抒发特定情感的同时,营造出特定的情境。合唱艺术正是通过指挥与合唱队员的倾情演绎,使合唱作品所抒发、所描绘的一切,不仅由纸面乐谱变为可闻可感的乐声,并且能够以撼人心魄的力量直抵人的心灵。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曾经指出:“音乐最成功地描写的,正是那些把人团结在人类社会里的感情和激情。”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全中国人民的同心同德开拓前进。群众性的合唱,就是通过合唱队员对作品的演唱,从心底唤起自己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的过程中,用自己富于感染力的歌声所描绘出的艺术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进而也能够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宗旨,这就是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归宿。
正如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所说:“艺术是以创新的方法,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应越强烈,唤起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也可以说都是追求美。”———群众性合唱艺术追求美的第一要素是:以全体演唱者的真挚情感,表达出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感情。
二、声音立体统一
合唱艺术是一门听觉艺术。衡量一个合唱队艺术水准的高下,除了情感,就是声音。
试想,倘若有一支合唱队伍的情感十分饱满,就是发不出震撼人心的歌声来,这样的合唱队无论如何也难以进入优秀合唱队伍的行列当中。
一般来说,一个组织良好的合唱队,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训练队员的声音。即使是临时组建的合唱队,也需要把训练声音放在突出的位置。
就训练的方法和内容而言,一是要集体培训歌唱发声方法,使全体合唱队员经过训练,都能够掌握符合人体发声生理机制的、既能适应耐久演唱,又能满足作品艺术表现所需要的连、断、收、放、虚、实、强、弱……的声音来。二是要化大气力纠正不同声部的音准。众所周知,合唱的艺术魅力,就是集中体现于不同声部音色的相互穿插、交织溶合。倘若没有单一声部的音准稳定,就无法论及整个合唱作品的立体动听。事实上,一支合唱队伍走向成功的基本标志,就是它所发出的歌声立体统一,和谐动听。
余秋雨先生曾经有言:“音乐的最终目的,不能仅止于听众的精神陶冶,而仍应归结于造就更为健全的听觉器官。艺术对人的精神塑造,历来是、永远是与感官的塑造同步。”———合唱从“歌为心声”起步,经过声音的含情塑形,最终指向陶冶精神,塑造灵魂!
三、艺术表现和谐
古今中外风格迥异的合唱作品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对于群众性合唱的艺术表现而言,似应遵循以下几条标准:
1、音色优美纯净。合唱艺术感人的力量,首先来自优美纯净的声音。因此,在群众性合唱的组织排练的过程中,拿出相当的精力训练歌唱发声,使之低音不虚不撑,高音不炸不顶,各音区间转换自如,累累宛如贯珠。
2、咬字清晰动听。合唱从属于语言艺术,没有清晰动听的咬字吐字,就无法打动人心。因此,在训练群众性合唱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朗读歌词、注重训练“五音”、“四声”,使合唱队发出清晰的咬字,醉人的音韵。
3、和声进行稳定。较之其它声乐形态,合唱的特色就是它的和声功能。在组织排练群众性合唱的过程中,应当紧紧抓住声部音准—和声功能进行的训练不松手。假以时日,定会显现出合唱艺术表现的高水准。
4、形式内容统一。合唱是一门讲究和谐的艺术。因此,无论是合唱队员的着装、队形排列,还是背景设计、道具选用,都应当与所演唱合唱作品的风格相统一,以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5、艺术表现完整。严格地讲,合唱活动应当算是一项系统工程。举凡上场、下场,领诵、齐诵,领唱、合唱,表情、动作,道具、背景……每一个环节都关系着合唱艺术展现,体现着一支合唱队伍的思想艺术水准。———在群众性合唱的艺术创作中,“细节决定成败”同样适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言:“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与歌曲培养出来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定艺术标准的规范下,群众性合唱活动能够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对话会》,1995.10.15于北京。
[2]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作者简介:单洁,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在读研究生,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