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066000
本文为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HB16-QN010)课题研究成果
本文以环境心理学中“地方依恋”为切入点,研究乡村景观的建设应如何使村民体会到地方认同感,通过地方依恋+景观设计+互联网,三者合一的措施,营造属于当地的乡村景观,从而恢复乡村文化活力,并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依恋乡土文化经济运转互联网+
1.地方依恋与乡村文化等相关概念
1.1概念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个体对这些环境里融入了个人经历、自我认同,并且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留恋并依赖该环境。因此人与地方的关系在环境心理学诞生开始,就是地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长期关心的话题,并被很多学者以各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1977年,地方依恋的定义正式提出,随后的一段时期,环境心理学家纷纷从不同领域进行研究,并延伸出“地方认同感”、“地方感”、“地方依赖”、“社区感”等,本文中所涉及的这些概念都与“地方依恋”概念相关。
1.2乡村建立“地方依恋”的必要性
1.2.1乡村文化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中国的农村邻里关系、家族关系都具有独特的乡土性和民俗性,所有的语言、动作、风俗都是乡村文化的展现。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它涵括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
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1]。
乡村文化除了这些非物质的文化体现之外,乡村的房屋(建筑),环境(景观),以及乡村的土、砖、石头(材质和肌理)都是乡村文化的物质体现。
只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得益彰,乡村文化才能像如鱼得水般具有持续。
1.2.2乡村景观
如果说乡村建筑是村民生活起居的内空间,那么乡村景观即是乡村居民的外空间。这两种空间都是村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每一处细节都无不体现农村的文明。因此,乡村景观营造的任务就是为抛开华丽的外表,回归设计的最初本质,切实的为村民打造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
2.地方依恋与乡村文化的结合策略
地方依恋是描述人地关系的描述,其中地方、人以及人地依恋过程是地方依恋的核心要素[2]。地方依恋理论把人对某个地方的人的依恋称为社会维度依恋,把对某个建筑物或者自然元素等物理载体称为物理维度依恋,并且强调社会维度依恋强于物理维度依恋。比如建筑、庄稼、粮仓作为一种物理环境特征,只是作为地球上的物质而存在,只有它们象征了当地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民俗,体现出了地域价值,它们才是有意义的。
所以地方依恋与乡村文化结合,要以具有地域象征意义的物质载体做依托,才能使乡村文化真正的恢复活力并继续传承下去。
2.1农村大地景观的建立
大地艺术本是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后拓展进景观艺术当中,旨在就地取材,利用石头、泥土等天然的材质创造出具有形式感的视觉之美。恰恰是大地艺术的特性,使大地艺术成为能和谐融入农村,并使农村的乡土气息散发独特光芒的设计手段。
现在的农村有很多种现状,我们从农村的文化和经济特征上,暂且把农村分为两类:
(1)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土特产,经济较发达,因此常驻人口多,农村具有活力;
(2)没有明显的民俗文化和可支撑的农产品经济,且经济落后,导致人口外流,逐渐成为空心村;
那么,无论是那种情况的农村,大地艺术都能够为当地的乡村营造出宜居的景观设计,即大地农艺景观。
2.2大地农艺实现方式的先行方法
在“一带一路”和“工匠精神”等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社会开始重视地域价值,试图为农村发展的可持续经营提出方案。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开始考虑乡村在千篇一律的“梳洗打扮”之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表面功夫得到质疑。
“重视地域价值”,正如《建筑十书》里维特鲁威对建筑设计的讲述,抛开华丽的外表,回归建筑设计的本真。我们把景观设计赋予建筑学的定义,恢复其本真,重视地域本身的价值,以地域价值对抗全球化与强势的西方价值能量。
那么在农村,除了“穿衣戴帽”“梳洗打扮”之外,如何重新激活大地的价值?除了以粮食养育和农耕文明,大地能否与独特的精神价值存在呢?
是否可以形成“大地乡村景观设计”+“互联网+”=“新大地农艺”的农村景观模式,即建立起具有地方依恋的乡土景观,同时保证了乡村文化和乡村经济的良性运转,也许它是一场新的有参考价值的尝试。
3.地方依恋建设中“大地农艺”的科技植入
当今的社会,互联网发展迅速,很多的行业产业都与互联网进行了结合,同时使多样化的文化和产品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推广,但是我们探究的不仅仅是乡村文化如何与互联网结合。
我们探究的是:第一,如何建立具有地方依恋的乡村景观;第二,如何使乡村文化通过乡村景观得以生存并能够持久生存;第三,如何推动和发扬乡村文化,并带动当地的一部分经济运转。
我们的工具是:第一,挖掘地域价值;第二,通过乡村景观作为地域价值的物质体现;第三,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地域价值得到推广,从而夯实其乡村文化。笔者经过调查和研究,提出了以下可实施性方案:
(1)从环境心理学“地方依恋”建立的角度出发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工作包括走访、主观性参与评价、问卷调查,这些工作是必需的,是挖掘地域价值的敲门砖,“大地农艺”只有契合当地农村的行为、生活习惯、心理认同,新乡村景观才具有“地域价值”的意义;
(2)经过初步阶段的调研工作,确定肌理、材料、空间形式等设计元素,进行大地景观的创造。“大地景观”进行“互联网+”的宣传,邀请有效辐射范围内的喜爱农村生活、期望体验农村特色的人,共同参与到大地景观的建造中,在体验建造的快乐的同时,体验“聚集居住,夏耕冬读”的传统农耕文化和农村生活;此活动,可以唤醒大家对“人类属于自然”的认知,让人们领悟保护当地资源、地域特征的珍贵性和美好;
(3)植入MR(VR+AR)技术,乡村文化爱好者们,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交互系统参与大地景观创造,给人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VR技术带给景观一种新的展现形式,给景观的使用者和参与者以全新的体验。
V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构建理想的大地艺术景观);
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真实世界(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大地艺术景观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
MR:混合现实(Mixreality)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将当地的真实环境与虚拟的大地景观相叠加在同一个画面中去,使这个空间更加真实的存在。消费者可夸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体验大地景观的创造;
总体来说:先进技术的植入,对于乡村景观的建立起到了很好的培育和推广作用:
a.消费者可以远程真切的体验农耕文化,通过“视觉感知”感受当地的地域特征;
b.VR技术的植入,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艺术设计的传播,从而促进乡村面貌的良性改建,从而使乡亲们的归属感和地域认同更强;
c.VR技术的植入,使民宿的改造和体验更加直观;
d.促进除村旅和农村副产品之外的经济来源,使大地农艺能够运转起来;
e.建自己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电子贸易)在交易平台,消费者可通过MR(VR+AR)技术了解当地真实状况(包括土地分布,人口疏密,交通出行,天气概况,场地现状,大地景观建造状况和情景,乡土食品状况等),为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农村问题一直是国家密切的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我们读《乡土中国》就深刻的知道农村乡土文化的珍贵,农村的乡土如果“西洋化”,“时髦化”,那将是很痛苦和挣扎的事情,我们学习国外的美丽农村,学习国外的美丽小镇,不是照搬招做,不是“照葫芦画瓢”;我们学习先进农村的建设经验,我们提倡“美丽乡村”,并非建立多个一模一样的农村,而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精髓。
农村愈加非农村,村民们无处安放的生活,如何解决?那么,建立农村的“地方依恋”就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建立“地方依恋”的乡村景观的目的是使乡村的生活和文化重新具有活力,所以笔者把“大地艺术”与“互联网”进行了结合,为了就是杜绝“大地景观”变成美丽的皮囊而内在仍旧落魄的状况,使当地农村的土地发挥其最大的价值,经济运转起来,才能让乡村文化得到更广泛途径的传播,更具有活力。
真正的“地方依恋”,不仅是徒有表面的美丽,而是宜居,富足,村民们自在美好的生活,不为了生活在外奔波,不为了发展而丢弃自我。繁荣的、独特的农村生活本身就是农村文化的保护伞和培育器,同时也是乡村文化最好的展示舞台。
参考文献
1.苏彦捷.环境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
3.毛白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意象.[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贝尔.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