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姚家港化工园区位于枝江市,紧邻长江水系,内有在建铁路通过,货运交通便利,工业资源发达,作为水系旁新建的物流园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运输优势,因此利用好本地资源,规划好物流路线对于促进工业园区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基础资料,地面够建筑物的布置安排,地下管线的竖向布置设计,对物流园进行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临港;综合布置;场内排水防洪
1设计资料
1.1场地位置及交通
姚家港化工园区位于枝江市董市镇,长江中游北岸。枝城长江大桥下游约20km处。距枝城港水路约18km。东连荆州、武汉,南临松滋,西接宜都、长阳、宜昌,北靠荆门。
1.1.1铁路
焦枝线经过枝江市专设一站叫紫荆岭站,从该站向东西两边分别引紫姚铁路与紫云铁路。紫姚铁路直达枝江市姚家港,紫云铁路经规划中的宜昌化工园、猇亭工业园至新建云池港。该项目已于2011年12月开工,预计工期两年。其中,紫云段全长19.9km,规划设计输送能力:货运1297万t/a;紫姚铁路临近物流园段线路全长为11.16km,设计铁路段运输输送能力为:货运804万t/a。
1.1.2公路
G50沪渝高速公路自西向东横贯市区,318国道自东向西横贯城区。当前设计规划建设的宜张高速公路、枝当一级公路、白洋长江公路大桥等为全省重点交通运输项目,这些交通运输线路的开通建成将成为枝江市运输的快速通道,此时枝江将凸显出贯通南北,水、路、空顺畅的地理优势,将成为全国网络运输的重点地带。
1.1.3水路
依托长江主航道。
1.2物流园的地质、水文气象资料
枝江河段自松滋口以下,基岩为白垩—第三系。基岩以上也主要由第四系地层覆盖,如粉沙岩与泥灰岩,但江口以下右岸属全新统地层,为土、砂、砾三相结构。
物流园区场地为二元结构,场地的上部为土层结构,场地下部为砂砾石层的结构。根据钻探结果的报告显示,场地地层分别为岩性、成因年代,构成场地的地层主要为填土、第四系全新统的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及细砂层。依据地层成因及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报告的显示,场区地基土分为7层,自下而上依次分别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细砂、粉质黏土、卵石层等。
拟建码头工程所处的芦家河水道处于山区河流向平原河流的过渡地带,属微弯放宽河型。该水道系汛后中水期浅水道,下段毛家花园外有倒挂金钩及#40礁等礁石,右岸松滋河分流入洞庭湖,江心有鄂脑石及碛坝。江中卵石碛坝分河道为沙、石两泓。以前中洪水期主航道走江心石泓,洪水过后航道摆向左岸沙泓。在摆动过程中,若水位退幅大,沙泓淤沙冲刷不及,则出现险情。进入枯水期,水流归槽,航道趋于稳定。江底床质为沙、卵石。
2总平面布置
2.1布置原则
(1)、符合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2)、物流园区的功能性分区明显,区域内结合主导风向,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厂区内对于环境的污染;
(3)、物流园区域满足了生产生活的工艺要求,有利于整个物流园区的生产安全,形成了方便的生活方式;
(4)、物流园区场内外应该综合布置,减少场内运输流程及管线的总工程量;
(5)、充分利用本区域的地形地貌,综合设计竖向构筑物,尽力减少工业场地内土石方的填埋及运输工程量;
(7)、物流园区场内建(构)筑物的布置应该秉承综合布置原则,应该紧凑、合理,并且保留预留发展余地;
(8)、物流园区的绿化布置应该适当扩大,在建构筑物周围,预留区域应该布置本地易种植、易存活的植物,以改善工作环境,改善环境气候。
2.2场地功能分区
本次物流园区是按照以上场区布置原则,结合工业场地附近地形地貌及外部运输、供电、地区风向、环境等条件,综合设计提出整体规划方案,现详述如下:
工业场地内布置有生产系统(包括:卸煤栈桥、转载点)、小型库房、雨水沉淀池。
皮带栈桥将铁路运来的煤转运至1号转载站,再由1号转载站至储煤场栈桥运至本工业场地内。一部分煤由卸煤栈桥卸载至储煤场;另一部分煤转运到2号转载站。
本场地煤分销为两个用途:1、一部分煤通过2号转载站,由后期建设的皮带栈桥外运,供工业园区使用。2、另一部分煤通过卸煤栈桥就地存储,再由汽车运输销售。
消防水池等设施及10KV变电所临近1号转载站布置,满足生产要求;雨水沉淀池布置在储煤场西侧,与储煤场紧密相连,满足生产排水要求;小型库房布置在工业场地西南角,进场大门处,与生产系统联系紧密,方便场内生产使用,且与堆煤区中间区域布置绿化带,满足环境要求。
方案优点:
(1)工业内的场地规划区域划分明确,不相干扰;
(2)生产建筑联系紧密,生产流线合理,管理分明。;
(3)生产系统建设对现有临时建筑不造成干扰,避免了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3物流园区内部场地的排水、防洪布置
3.1场地周边水文情况
本河段径流及泥沙主要来自宜昌以上的长江干流,在宜昌至本河段之间有清江入汇和松滋河分流,由于清江入汇的水量只占长江干流的3,而松滋河洪水期的分流最大也只占长江干流的10,枯水期基本断流。
3.2防洪
本地区长江百年一遇历史最高洪水位为46.09m,紧邻场区东南部的长江防水堤标高为48.00m,。故本场区不受洪水威胁。
3.3场内排水
本区域降水丰富,年最大为1803.8mm,最大日降雨量166.6mm。场地排水采用雨水沟排水方式,雨水沟设计重现期均为P=2。并且使用M7.5浆砌片石垒砌,场内雨水沟的设计为矩形断面布置。根据场内雨水汇水面积计算得到,雨水沟最大断面为0.4*0.6m,满足场内排水要求。场地雨水经道路边雨水沟汇入场地东南角最低位后,接入市政雨水管网。
3.4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的原则是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土方,节省投资。
工业场地竖向布置应结合自然地形,采用平坡式,西北高东南低布置,续平场方式。场地土方工程由当地市政部门设计。
4场内运输
物流园区的运输道路承担着物流园区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要求,也要必须满足消防条件,物流园区的道路选取城市型道路建设形式,进场道路路宽为7.0m,面积2427.0m2,最大纵坡不大于6.0。横坡为1.5;路面结构为C30混凝土路面厚0.20m,6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0.25m,天然砂砾0.25m,素土夯实≥95;物流园区的运输道路主要车道转弯半径为15m。
5物流园区场地内管线综合布置
5.1管线种类和特点
物流园区内部综合布置有电信电缆、电力电缆(沟)、生产及生活给水管、生活污水管、消防水管道、照明及电力杆柱等管线。管线布置的原则是沿道路布置,分别使用地沟、直埋、挂线以上三种敷设方式。
5.2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第一、管线综合布置应该保证各管线间及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在平面和竖向布置上统一协调,保证节约用地,同时保证建设、安装及日常生产的需求。
第二、物流园区的管线应该呈直线布置,而且应该与道路、铁路、建筑物的中心线及相邻管线平行。干管应该设计在靠近主要用户及管线支管较多的一侧,以便减少支管总长度。
第三、管线的综合布置必须减少管线间及管线道路、构筑物的重叠。
第四、物流园区的管线综合布置与相邻构建筑物的间距应该采用平行间距的最小值
5.3管线敷设方式
物流园区的重要供电线路设计为地埋电缆沟的敷设方式,其它管线采用直埋敷设方式。部分电信电缆同时使用电缆沟的方式。
物流园的建设将会推动长江区域物流业务的发展,该工业区的建设将会由单一的水路运输,转化为水路、铁路、陆路运输等全方位、多功能的运输模式,使整个物流区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