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课的弹奏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19
/ 1

如何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课的弹奏水平

赵英华

高职专科的音乐教育专业,承担为中、小学培养、输送人才的任务。现代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把艺术教育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借音乐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社会性和创造力。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音乐实践能力,具有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以适应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项极其重要的新思维、新方式。进而加强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为今后更好的胜任音乐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一、转变观念,因势利导,明确教学目标

1.转变思想,激发兴趣,打好扎实的基础

教师首先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改变方法,激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因材施教。对基础差的学生,设计一些容易理解,容易操作的内容,并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使他们能积极地赶上去,达到一定的水平,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自信心。对一些弹奏基础较好的学生,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技巧性较强的内容,来发挥这类学生的特长优势,鉴定他们“学无止境”的信念。鼓励他们提高弹奏水平,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正确的弹奏方法,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弹奏的姿势,手型,弹奏习惯直接影响了弹奏水平的提高。有的学生坐的离琴太近或太远;有的学生胳膊夹得太紧或太僵,影响了手臂的活动及力度的控制;有的手指僵硬,手腕太高或太低,影响节奏节拍及演奏速度;有的手向外倾斜,四指不灵活,五指不会站立而歪倒等等都直接影响弹奏的效果。

对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出现的毛病,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随时注意自己的手型应放松且端正,手指自然弯曲,用指端肉垫部分触及琴键等。要跳出传统音乐教学框架的约束,从纯知识性、技术性音乐教育中解脱出来,注重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注重体验的理性方式,用探索、研究来代替枯燥练习,激励学生去体会,表现音乐的美。应把音乐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放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弹奏方法,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二、克服“紧张”心理,协调“放松”与“用力”

弹奏钢琴时,身体各部分都应是放松的、自如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紧张、僵硬。有部分学生在给老师回课或汇报的时候非常紧张,甚至乐曲间断较多,不能完整弹奏一首乐曲。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首先应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表演,老师聆听、欣赏。要求他们心理要歌唱,想着乐曲的旋律,眼睛要看乐谱,尽量把乐谱上的力度、速度、表情等变化表现出来,使弹奏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的情绪中。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苦练基本功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就可以解决由于技能的不足而产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在练习时坚持采用“三遍不间断”的方法,以提高乐曲的完整性。另外,弹奏时心情要平静,把注意力集中到优美的乐曲中去,让音乐先感动自己,从而分散紧张心理。再次,要多给学生提供上台演奏的机会,多实践、多锻炼,才能慢慢地消除紧张的心理,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在克服“紧张”心理的同时,还要协调好手的放松与用力。每个地方过于紧张,都会使力量停留在某处,形成局部或整体的僵硬,不能灵活的弹奏。教师要明确指出:弹奏时身体各个部分应适时的放松,使力量落在指尖,让音乐从指尖流淌出来,不要过于用力。另外,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和困难,选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在明确目的的前提下,有步骤的解决问题。这样,既能缩短练习时间,又能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弹奏水平,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总之,钢琴教学是一种技能训练,钢琴教学中我们要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如何用较短的时间,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技巧,掌握现代教育的思维方式,提高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尽快提高弹奏水平。教师既要教钢琴技巧,也要教音乐、教做人,使学生不但弹得准确细腻,而且弹得有风味,有表情,弹出音乐的精髓,弹出音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