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区鞋塘中心小学,浙江金华321036)
摘要: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课堂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情感中的喜怒哀乐,发挥其特有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成功的课堂评价,会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的发展能力。我认为在课堂中倡导激励性评价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信、放飞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在学习动机。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建立自信;放飞思维;挖掘学习动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但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些老师会把评价当成选拔、分类,但我坚信教学评价更多的应是激励,它是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一种有效动力。近几年通过自己课堂的实践与反思,公开课的磨课,对外出听课、学习、培训的吸收内化,尤其是本学期学校组织的分享教育教学小故事活动,使我对激励性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成效有了新的认识。
一、激励性评价是建立学生自信的窗口
马卡连柯说:“教育就是信任。”“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如果教师全身心地爱着每一位学生,各个细节都显示出对所教充满信任,这便是激发学生上进的巨大力量。
在二年级同学刚学完东南西北后,我进行了师说生做这个环节。当我出示口令面向正南时,有位学生面向了正东,结果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此时这位同学低下了头一声也不吭。我扫视了一眼全班,笑声噶然而止。我立即走过去蹲下来摸摸这位学生的头说:“没关系,你离正确答案很近了,你再利用手中的方向标仔细看看?”这位学生慢慢抬起头来看着我,思索了一会儿马上调整到正南。“你就是因为紧张才转错的嘛,现在改一次就对了,真不错!”听了老师的夸奖,他面带笑容地和大家一起坐了下来。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去评价学生,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以促进所有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发展。对找教室里的东南西北这么简单的问题,老师知道是他对方向不够熟悉造成的。可我知道学生之间毕竟存在差异,所以我没有批评他,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位学生,一句“没关系,你离正确答案很近了,你再利用手中的方向标仔细看看?”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激起了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为此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兴趣。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会使学生感到很安全,很亲切,因此我的学生很自信,会毫无顾忌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与交流中。
二、激励性评价是搭设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有句教育名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激励性语言、信任的眼神、亲切的微笑,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同时还能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上进心,激活其思维,使激励性评价真正成为搭设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
比如朱苏伟老师执教的“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
生1:我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6&pide;3/4=6&pide;0.75=8(朵)
师:哦,真好!你会用分数化小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生2:我想昨天分数除以整数是乘以整数的倒数,今天除以分数是不是也可以乘以分数的倒数呢?我这是猜想,不能确定。
6&pide;3/4=6×4/3(教师在算式上打上“?”)
师:有猜想才有动力数学上有许多著名的猜想,今天这节课的猜想也以你的名字命名吧——“×××猜想”。
生3:我是画线段图地(生上台边画边讲)。
把这条线段看作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3/4张纸,做了6朵花,那么一份是(6&pide;3)朵,一张纸是这样的4份,所以6&pide;3×4=8(朵)。
(讲完后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该同学分析得真好,她把题目与线段图结合起来了,而且线段图画得非常认真,非常漂亮。
……
在这个片断中,朱老师鼓励每个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大胆猜想、敢于标新立异,形成了自由和谐的探讨气氛,主动向未知挑战。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搭设了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从而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激励性评价是挖掘学生潜在学习动机的平台
评价具有传导功能。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学生及其行为的认知,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其他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客观的激励评价,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得到增强,他会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随之而来的是学习干劲的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引起学生对解决更深层次问题的渴望。那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如何进行激励性评价,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
我采用的是分层激励性评价,它始终贯穿于我的教学之中,面对四十几位参差不齐的学生,我把他们分为三个层次。为此我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智力差异、接受能力快慢等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力去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实行分层评价。
例如:我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分小组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测一测教室有多长。在此活动中我首先考察了各层学生的参与度,了解学生能否独立地提出测量的方案,能否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能否将自己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他人交流。同时我也要了解各层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数学思考的情况,为对各层学生进行评价做好准备。在测量中学生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A层学生能创造性地采用如步测、书本测、目测、用绳子量、用软米尺量等多种方法测量,并解释各种测量方法的合理性。B层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出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并交流不同的测量方法。C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1—2种方法进行测量。最后我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与评价。对A层学生着重评价了别出心裁的创新能力,如:“黄佳涵同学能采用目测的方法得出比较接近的数据,真不简单,有成为数学家的潜质哦!”对B层学生着重评价题目在小组探索交流活动中的表现,如:“第一小组能通过集体的力量得出用米尺量、用绳子量、用卷尺量3种不同的测量方法,你们真会学数学。”对C层学生课上着重评价他们在测量中所表现出来的细心和努力,如:“瞧,黄佳慧同学量得多仔细、多认真,肯定能测量出正确的结果。”
通过分层的激励性评价,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种良好的情绪体验:“老师表扬我呢,我成功了!”从而进一步挖掘了潜在的学习动机,提升了学习的动力,为形成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心理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有利于师生情感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建立自尊心、自信心,有利于搭设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不断激发。当然,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周日南《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2]田立莉《田立莉与小学数学差异教学——为学生所需而教》[M]中国林业出版社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4]朱苏伟《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J]《中小学数学》2008年12月
[5]《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基本功:教学的激励性评价》[J]知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