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杰(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中表现出了种种不良心态,影响了顺利就业。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对待,及时调整,以便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择业;不良心态;自我调整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204-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下,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困扰、挫折和冲突,导致了一些不良心态的产生。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不良心态
1.愁云笼罩
面对着“就业寒流”这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在在大学生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毕业就是失业”,一些学生对就业前景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前途命运丧失信心;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大二甚至是大一时心理就普遍存在着悲观感。引起悲观的主要问题有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特长、称心如意的单位;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悲观。他们往往会出现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好像已经到了世界末日。他们这种悲观情绪影响了他们平时的学习尽头,迷失自我,荒废大好时光。
2.一步到位
大学生在择业时,总是设想找到一份环境舒适、收入稳定、竞争平稳、生活安定的工作,心存“一次选择,终身就业”的观念。在他们看来,选择一个单位就预示着自己“嫁”给了这个单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自己将在这个单位厮守终身,单位好了,自己就好,单位不行了,自己跟着倒霉。因此,他们觉得首次就业关系一生命运。在实际择业中,很多学生都把目光盯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总认为这些单位实力强、自身发展机会多,而对民有经济和私有企业持有偏见,担心生活节奏快、工作强度大、竞争程度强、失业危险高。
然而,他们却没看到人才流动制度改革的悄然兴起,看不到新的择业观正在进入人们的头脑,看不到越来越多的人正是通过流动,才寻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这种一步到位、一次成功的观点,就是从一而终的观点,也是缺乏长远目光和变化发展的观点。
3.急功近利
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中认为,要去就去沿海或大城市。在他们看来,沿海可以挣到大钱,到大城市一定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宁肯到沿海或大城市改行,不愿在当地或到边远地区干自己的专业,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他们选择的目标不是深圳、珠海、广州、海口,就是天津、南京、上海、北京。他们很少考虑自己事业的发展和能力的发挥,更少考虑国家的需要。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上往往过分地看重了工资待遇,注重眼前利益,甚至忽视了自己的专业与发展,紧盯着热门的外企、金融、IT等收入高的行业,对一般性收入的工作不屑一顾。“为官,想一步登天;经商,思一夜暴富。”功利心态厚重。急功近利,反而欲速不达,这种发财梦想往往以破灭而告终。也容易被用人单位“真实的谎言”欺骗,甚至误入“非法传销”等歧途。
4.眼高手低
大学生在求职中还有一个很普遍的心态,他们对于好的单位,往往不敢去投简历,而对于那些小的单位,他们不屑一顾。一家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无奈地说:“基层岗位大学生很少问津,但高层职位又需工作经验。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他们一味追求薪资高,结果失去很多就业机会。理智对待工资与待遇,等自己有“本钱”之后,挑肥拣瘦才有“筹码”。
这类学生以自身能力强、个体条件好和家庭条件优越者居多。他们社会活动多,社会关系接触面宽泛,见多识广,“皇帝女儿不愁嫁”,他们择业期望值过高,既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又对职业、薪金、发展前途、地区环境等考虑过多,挑剔过多,求全责备多,这也不如意,那也不理想,心高气傲,自命不凡,好高骛远,甚至夜郎自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很难找到理想工作。
5.焦虑恐惧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多数毕业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如:有的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急躁,四面出击、东奔西跑,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担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对能否找到可以发挥自己专业优势且经济效益、工作环境又好的单位感到忧虑。这种焦虑心理在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引起毕业生焦虑的主要问题有:自己是否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用人单位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平平,或自己没有特长,或因为是女生而不被录取;选择的单位是否是最佳的选择方案;面试中如果存在不公平现象怎么办等等。这些焦虑,使大学生精神上负担过重,紧张烦躁,有的甚至产生了恐惧感,影响正常择业。
6.消极被动
有一些毕业生由于他们习惯于一切由家长代劳,自身缺少独立自主性和计划性,对求职面试意识淡漠,表现出消极依赖和无能为力的心态,就业主动性差,就业信息也知之甚少,择业目标游离不定。要么盲从效仿,进退取舍随大流,缺乏独立性;要么完全依赖父母包办,坐享其成,陷入了消极被动的误区。
他们不愿去主动的参加面试,缺乏积极的心态。如::求职信息闭塞,不会积极主动地收集与求职有关的各种信息;还有的大学生把他们的择业就业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和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父母的力量,动用他们的各种关系,为自己找就业单位,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大学生家长和亲朋好友出面四处奔波,托关系、托人情,甚至出现了学生家长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局面。他们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以致于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7.妄自菲薄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有一种心态就是自惭形秽,轻视自己,认为己不如人。它典型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缺乏。对自身缺乏完整、准确的认识。有些毕业生过分注意自己的缺陷或不足,如身高不理想,相貌不佳,人际交往不擅长等,或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抱有悲观看法,不能充分认识自身长处。结果,在职业定位时缺乏自信,即使自己完全能够胜任,也不敢去应聘那些高挑战性、高报酬的职位。相对而言,这类大学生缺少积极参与竞争的勇气和信心,不愿主动与他人一较高下。
女性自卑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部分用人单位招聘职员时,有意无意地向男性倾斜,“女大学生择业难”因此成了问题。这种现象导致不少女大学生为自己生为女儿身备感沮丧和焦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她们更容易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
二、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不良心态的调整
上述所列举的各种不良心态,给毕业生顺利就业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学校、社会应给予高度的关注。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要科学地认识这些不良心态产生的消极影响,分析原因,进行心态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不良的心态得到调整,才能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求职择业。
1.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求职择业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求职择业是指,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既要考虑个人的发展,又要考虑社会的发展,既要考虑眼前的发展,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用科学发展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求职择业。所以毕业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职业和单位,防止短期行为。但同时又要看到,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毕业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职业选择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次定终身。
当前,很多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目光短浅,缺乏长远打算,缺乏战略眼光,总希望第一次就业就能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有个高的起点,然后终老一生。这种一步到位、一次成功的观点,就是从一而终的观点,也是缺乏长远眼光和变化发展的观点。因此,毕业生应该发挥年轻人固有的朝气和锐气,要敢想、敢说、敢干,要靠真才实学,敢于竞争,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专业、性格、气质等,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2.正确评估自我,合理调整就业期望
大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有优越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毕业时,对自己的能力评估过高,定位的就业期望值就过高,超越了现实的就业条件,所以容易产生或加重挫折感。因此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当全面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差距,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面临的就业形势,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同时提出进一步的行动方案。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应立足于现实的社会需要,抵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充分体现发展事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使自己的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做到自身条件与社会现实一致、个人要求与社会需要相一致。
3.正确认识择业挫折,保持良好心态
大学生初次就业,难免遇到一些挫折,这是正常的,它也不是导致情绪低落的直接原因。大学生对择业挫折所持的看法、解释、态度,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有的大学生怕陌生的就业环境和工作压力,怕失败,对挫折不理解;有的大学生在挫折面前以偏概全,过于片面化等等,这些都是不合理的观念。大学生择业受挫后,要正视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保持冷静、理智,树立自信心,找出挫折源,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积极采取行动,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去求职。
4.积极主动、及时出击
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不能消极等待,而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这是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基本要求和起码原则。要求大学生既要主动了解自己,又要主动了解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更要主动参与信息搜寻、岗位竞争、实现就业的全部过程。
此外,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应该抓住时机,合理安排时间,遵照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与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就业。为此,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不能贻误时机,拖拖拉拉,犹豫不决,要有明确的时间观念,根据学校就业工作的总体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求职计划,尽快落实就业去向。
5.清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
许多毕业生往往自负和自卑相交织,使之顺利时自高自大,困难时一愁莫展,这是自身素质不全面,特别是自信心不强的表现。
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求职时必须树立较强的自信心,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参与竞争,相信自己具备能求得合适职业的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地推销自己,甚至在用人者面前面红耳赤,语无伦次,首先就给人留下一种无能而缺乏自信的印象,岂能求得好职位?因此,必须要有“我能行”的信心。
当然,自信不是自负自傲,自信要有资本和基础,这个资本和基础就是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为后盾,才会具有真正的自信。因此,要树立真正的自信心,也就意味着要切实搞好学业,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6.淡化享乐心理、强化吃苦意识
人的一生中,谁都希望自己美满、幸福,人具有享乐欲望也是很正常的事。但问题是,享乐应当建立在自己有所成就的基础之上,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一些大学生容易忽视的,以至盲目追求消费,对生活和工作的承受能力不足。因此对在校生来说,应当淡化只图享受、不愿吃苦的意识,多参加一些实践和劳动锻炼,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只有乐于吃苦,自觉地向学习中、生活中、劳动中、体育锻炼中的困难作斗争,向自我挑战,将来才能战胜自我,勇挑重担。
此外,大学生只要调整择业心态,肯吃苦耐劳,愿到基层一线,仍有很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不应把自己看成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只能“劳心”,不能“劳力”,应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勇于到艰苦的地方去,为个人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郝登峰,等.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邹庆华.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77-78.
[3]沈杨,等.大学毕业生不良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71-72.
[4]王凌峰.我的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