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德”与“师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水德”与“师德”

陈湘晖

陈湘晖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水之有德,何以见得?《孔子演义》有一段描述是:“子贡问道:‘君子遇见大水,必然观察,为什么呢?’孔子答道:‘因它常流不息,且能普及一切生物,所以水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行几百丈山溪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似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刮削,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东,好像有志;取出取进,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许多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细察它各种想象的意义,可以明了君子立身处世的大道,作用是大得极了,安可不看呢?又安可与看山作一例观呢!’”

根据圣贤的宏论,联系当今社会“以德治国”的时代特色,结合教育行业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我认为水德主要有八个方面,即:源头活水的创新之德,奔流不息的进取之德,哺育万物的奉献之德,水滴石穿的柔韧之德,一碗水端平的公正之德,荡涤洗礼的化育之德,甘心处下的谦虚之德,流水不腐的清廉之德。

一源头活水的创新之德

宋朝理学家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无源之水是不能长久的;而如果水之源头是一潭死水,照样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能“清如许”的。“源头活水”也就是创新精神。邓小平同志曾谆谆告诫我们:“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创新之德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观念创新。我们的教育观念要变传统教育观为现代教育观,就必须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改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改权威教育为民主教育。其次是知识创新。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的容量大增,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十九世纪,科学知识每隔五十年翻一番,现在则每隔三至五年翻一番,整整提高了十倍。而教材的内容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同步,且往往滞后。这就需要教师要用最新的知识来丰富自己、充实教材。

二奔流不息的进取之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象地道出了水的勇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进取之德,也可以称为上进心,它源于事业心。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伟业。我们的进取心就是要有把我们的教育事业真正办成符合“三个有利于”和“科学发展”的指示要求、不负于党和人民、不愧于子孙后代的壮丽事业。当今世界,一日千里。只有积极进取,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天下为己任,才有可能兼济天下;也只有在兼济天下的过程中,才能把个人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进取,面临的是高山大海。山上有虎,苦海无边。然而我们应发扬水的进取精神,要像李白写的那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像杜甫写的那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哺育万物的奉献之德

“雨露滋润禾苗壮”、“有收无收在于水”。水是生命之源;而且哪里需要它,它就往哪里去;水有好生之德。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们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炎黄子孙,哺育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而水却从未向我们索取过什么。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水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理应成为我们的一种职业道德。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像粉笔,自己粉身碎骨,给人们传播知识;像蜡烛,自己化为灰烬,给人类留下光明;像铺路石、像桥梁,托起一批批学生,而自己却仍默默无闻地在这里,无怨无悔。

四水滴石穿的柔韧之德

从理论上讲,石是刚毅的,而水是柔弱的;石是一块一块的,而水是一滴一滴的;水滴石穿,似乎无法理解,然而水滴石穿却又是不争的事实。水是靠什么来以柔克刚呢?靠的是锲而不舍的恒心和矢志不渝的韧性。水的这种柔韧之德,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搞好教学科研所必备的职业道德之一。教学科研是一种光荣而艰巨的事业。说光荣,因为这关系到科教兴国,关系到千秋万代;说艰巨,因为教育者尤其教师,既是科研工作者,又是一线工人,是脑力、体力的双重付出。以科研来说,哪里有时间?课已经不堪重负了,时间你还得挤,像雷锋说的发扬钉子精神,要能挤,要会钻;要像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集腋成裘,积土成山。以教学来说,可谓“不在讲台站,安知教书难”。且不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是辛苦的。就说这接受一碗水的学生的态度吧,也就难以摸透:有骄傲自满的学生,有教而不化的学生,有讳疾忌医的学生,有悲观失望的学生。要把这些人教好就不那么轻松了。教师大公无私,恨不能把一切都捧给学生;但是学生千变万化,捧多了会“胀”死一些人,捧少了又会饿死一些人。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是多么难啊!必须循循善诱地感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得谆谆、循循,得有耐心和恒心,否则算不得善诱。你得变个孙悟空钻到学生心里去,探索那心灵的秘密;你得找一把灵活变通的钥匙,去开启那智慧的心扉。凡此种种,没有水滴石穿的柔韧之德是不行的。

五一碗水端平的公正之德

我们在形容一个领导干部的公正、公平作风时,常说他能“一碗水端平”。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办事能力时,常用“水平”一词。是的,水之公正、公平之德,正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素质之一。一个负责任的教育人,必须有水平;一个有水平的人,才敢于负责任。而一个教育者真正地担负起自己的职责,要切实负好这个责任,除了要有科学的管理水平外,还得有一颗公正之心。公正,公正,一是公,一是正。没有一己之私利,没有一己之私心,像胡昭成那样,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做人民公仆,这才叫公。另一方面是正,即正直。这指的是领导干部嫉恶如仇、从善如流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

六荡涤洗礼的化育之德

水不仅孕育、哺育了万物,而且荡涤污浊,洗礼血腥,化育万物,具有容纳清浊的“肚量”。我们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育合格人才的重任。我们要和风细雨,春风化雨般去沁人心脾,润物无声。我们要树立正面典型,灌输正面理论,更要做好后进者的转化工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调动一切因素,还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我们要像孔子说的那样“有教无类”。我们不仅要在教育行业形成良好的行风,而且要以一方净土、一汪碧水的小气候,为整个社会风气的大气候的进一步改善,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科教不仅可以作为兴国的硬件——手段,也可以作为兴国的软件——精神。

七甘心处下的谦虚之德

水本发自高处,却不居高自傲,而往低处流;水本孕育了万物,化育了万物,却不居功自大,而急流勇退;水总是默默无闻,淡泊名利。水甘心处下,一是谦虚之意,二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水的这种谦虚求实之德,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之一。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孔子作为圣人还不耻下问。谦虚,作为教育者的品德,一是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进步。当今社会,科教兴国,不学习更新知识,满足于“半桶水”,就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步伐。二是有利于工作。教育者树谦虚之风,可以在社会其他行业面前形成谦谦君子的可尊可敬的良好形象,由此,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而教育管理中的班主任和政工干部在与学生和教职工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如果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教训人,那是没有效果的。如果虚怀若谷,虚己下士,以平等身份与学生和教职工谈心,那就平易近人,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求实精神同样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体现。就教育本身来说,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也是百年树人的大业,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给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学习教育科学,讲求教学实效,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能力的目标。在科学研究问题上更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地、扎扎实实地潜心钻研,只有按科学规律办事,才能得出科学的、准确的结论,才能向真理迈进。

八流水不腐的清廉之德

古有“流水不腐”、“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遗训。是啊,水本有清廉之德。水的透明度、清澈度很高。水的清廉之德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之一。有人公开讲:“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甚至说:“理想是远的,政治是空的,权利是硬的,钞票是实的。”事实上,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承认利益机制、尊重合理的个人价值的情况下,谁都会遇到这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具备水的清廉之德。教学科研工作投入大,见效慢,个人回报少。如果计较得失,恐怕谁也不想多上课、多科研。然而,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了学校的社会地位,为了科教兴国的迫切需要,当然也为了我们自身价值的社会实现,我们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殚思竭虑、不遗余力。而要做到这些,没有水的清廉之德是不行的。

参考文献

[1]丁寅生.孔子演义[I].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5

[2]羊城晚报,1985.5.30(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