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李菊

李菊

(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654300)

【摘要】目的了解产后抑郁的检出情况,探讨影响产后抑郁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足月分娩的产妇626例,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于产后6周对产妇行问卷调查,分析产后抑郁检出率和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家庭经济条件差、缺乏母乳喂养、文化程度低和缺乏家庭支持是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33、5.98、8.25和8.44,且随着OR值的增大,危险相关性随之增加。结论产后抑郁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对孕产妇加强产前检查及围产期精神、心理卫生保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71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395-02

产后抑郁症(PPD)是产褥期精神障碍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多在产后1周发病,国内发病率约为3.85%-18.48%,且近年来呈现上升、年轻化的趋势[1]。由于对产后抑郁缺乏足够的了解,其一直被视为多种产后精神性疾病的概括,常导致疾病被忽视、误诊或延迟诊断,极大影响了产后恢复,甚至出现破坏家庭关系,危及产妇生命的现象[2],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的心理健康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产后抑郁受的发生、程度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故本文旨在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择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足月分娩的产妇626例,平均年龄26.7±4.3岁(21-42岁)。

1.2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需满足:①无精神病史和抑郁史,无脑部疾病史;②无躯体疾病及明显社会不良因素;③能领会问卷内容,自愿加入。

1.3方法

1.3.1问卷调查

所有孕妇产后6周,由专职人员发放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采取自填问卷方式进行临床筛查。专职人员对问卷回收后核对问卷的完整度,对存在资料缺失、逻辑错误的调查表不进行统计。

1.3.2分析方法

将筛选出的抑郁产妇作为观察组,其他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一般状况进行比较。一般状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情况、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婴儿性别、产后睡眠情况、家庭支持和母乳喂养等9项内容。

1.4诊断标准

EPDs共有10项条目,若EPDs总分<12分,即为产后抑郁阴性;若EPDs总分>13分即为阳性,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3]。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选出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和95%可信区间,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产后抑郁情况分析

本组626例产妇共检出产后抑郁187例,检出率为29.9%,其中轻度抑郁171例,占91.4%,中度抑郁11例,占5.9%,重度抑郁5例,占2.7%。

2.2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比较,见表1。

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讨论

产后抑郁症近年来呈现上升、年轻化的趋势,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极易造成产妇精神状态改变,甚至出现破坏家庭关系,危及产妇生命的现象。学界普遍认为改善目前产后抑郁发病率居高的状态的关键在于有效预防其发生,而国内研究表明影响产后抑郁水平的因素比较复杂[1]。本组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的检出率为29.9%,与国内文献记载相似[1]。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家庭经济条件差、缺乏母乳喂养、文化程度低和缺乏家庭支持是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33、5.98、8.25和8.44,且随着OR值的增大,危险相关性随之增加。提示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成员在一定程度上会掌握一定的孕育知识和心理辅导知识,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和围产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产妇无需为分娩花费以及婴儿培养的费用所担忧,在营养补充方面也会十分充足;研究表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沟通有助于排解产妇心理的压力,增强产妇产后心理适应能力,使其安全度过围产期;马琳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是乳母和婴儿之间交流的方式之一,不但有助于促进婴儿和乳母的恢复,同时也可以使乳母身心愉悦,从而降低发生产后抑郁的机率[4]。

总之,产后抑郁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对孕产妇加强产前检查及围产期精神、心理卫生保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程亮,严谨.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1475-1477.

[2]BeckCherylTatanoDNSc,CNMFAAN.PostpartumDepression:Itins’tjusttheblues[J].AmJNurs,2006,106(5):40-50.

[3]郎卫红.产后抑郁筛查和评定工具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31(6):719-722.

[4]马琳,郭丽.产后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07,32(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