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眼科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目的:研究治疗急性结膜炎患者采取不同眼药水滴眼间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32例急性结膜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66例患者采取不同眼药水进行连续滴眼方式作为对照组,另66例患者采取不同眼药水间隔十分钟滴眼方式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记录两组患者的结膜充血恢复时间、分泌物消退时间、视力恢复时间、流泪以及疼痛感消失时间和滴眼时间发现,研究组患者用时均比对照组少(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急性结膜炎患者采取不同眼药水滴眼间隔十分钟效果更好,有效改善患者结膜充血情况,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间隔用药;急性结膜炎;眼药水
【中图分类号】R77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129-01
急性结膜炎属于眼科中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自身结膜防护能力衰退,再加上受到外界细菌感染,造成结膜组织发生炎症,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1]。临床常给予患者采取眼药水进行治疗,药液可直接作用于病灶,效果较好,但是曾有报道显示[2],不同眼药水间隔时间对药效具有一定影响力,所以对此我院展开研究,分析治疗急性结膜炎患者采取不同眼药水滴眼间隔时间的临床效果,发现间隔十分钟效果显著,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32例急性结膜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66例。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31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6.9±4.5)岁;研究男32例,女34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8.1±4.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采取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5ml:15mg,国药准字H20020106),1~2滴/次,连续采取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昔洛韦滴眼液(8ml:8mg,国药准字H37021119),1~2滴/次,3~5次/日。研究组:给予患者采取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5ml:15mg,国药准字H20020106),1~2滴/次,间隔十分钟后再给予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昔洛韦滴眼液(8ml:8mg,国药准字H37021119),1~2滴/次,3~5次/日。两组患者连续用药七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结果
根据随访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以看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我国急性结膜炎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受到医疗界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3]。临床上主要给予患者采取抗生素类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以及阿昔洛韦滴眼液,进入机体后阻止DNA进行活性转化,并控制其复制细菌因子,直接达到杀菌作用,均具有抗菌效果强、抗菌谱范围广等特点,可明显减少细菌再次繁衍,改善患者结膜充血的症状。极少采取口服给药方式,因为药效缓慢,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4]。
药物进入眼部后停留时间对药效具有一定的影响,若采取不同眼药水连续滴眼,在前者药物还未完全被吸收时,就滴入另一种药物直接降低了药物浓度,减少药物进行作用的时间,大大减少药物治疗效果。有专家曾提出,采取不同眼药水滴眼时,间隔十分钟给药,患者的临床效果可达到97.50%,因为间隔十分钟给药物,可延长药物在病灶停留时间,等待药物完全被吸收后,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上述表格中看出,研究组总有效率96.97%明显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9.39%高(P<0.05),与专家提出数据相符合;且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视力恢复时间以及滴眼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用时(P<0.05),说明研究组效果更好,明显改善患者结膜充血情况以及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治疗急性结膜炎患者采取不同眼药水滴眼时,间隔十分钟给药效果更显著,见效快,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莹.重视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治疗中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应用[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32(3):196-199.
[2]孙加伟,张雷,张存举等.诺氟沙星滴眼液用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8):175-176.
[3]宋佳.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183-184.
[4]刘院斌,武忠华,任志凤等.奥洛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9):1072-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