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十月(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肿瘤血液科028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队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白血病患者122例进行讨论分析,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经优质护理服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白血病患者采取新型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优质护理白血病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243-01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此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贫血、出血以及感染等。治疗急性白血病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为多疗程的化疗,长期多次化疗会出现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而引发机体的各种感染,对患者的继续治疗的信心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该方案以“改革护理模式,提供优质服务,履行护理职责,提高护理水平”为主要的工作宗旨[1],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医院护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现我科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已经开展起开,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科收治的122例白血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2例,女性50例,年龄12~77岁,平均年龄在(43.2±5,20)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4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病情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干预措施详见如下。
1.2.1转变观念,营造创优氛围:护理管理者做好科内人员的动员及培训工作,组织观察组所有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相关护理文件,认识创造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具体措施和活动方案,并与观察组的护理人员签署“优质护理服务承诺书。
1.2.2加强道德修养:要不断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的学习,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坚定护理信念,增强护士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做到更好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首先做到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主动服务于患者;更强服务的信心,掌握患者心理变化,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使患者受益,不断优化服务程序,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2]。
1.2.3新型的工作制度:对于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工作制度,进行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病房规范管理等。根据病房的特点,制订和完善各项护理常规、规章制度以及各种事件的应急流程及风险预案。使各项流程与制度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保持病区内的环境整洁、舒适、细节化服务内容,减少各种噪音,规范物品管理,在为患者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或抢救时应注意遮挡患者,不仅保护患者的隐私,又可以减少对周围患者的影响。
1.2.4细化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要落实“首问负责制”,有原有的被动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护理服务,注重做到无缝隙的服务,将基础护理内容以套餐形式落实到每一名病人身上。尤其对于患者病情较重,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更要要落实基础护理。强化落实基础护理应是护理工作的源泉、根基,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3]。
1.3考核标准:由科室优质护理服务服务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一项为我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一项为应用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护理工作评价;并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结果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比较结果(%)
3讨论:
此组研究结果证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使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有效的护理管理对优质护理服务在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的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增强了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华英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管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97
[2]赵丽群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提高护理质量的调查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1,29(4):790.
[3]鲁颖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