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贫弱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大学生贫弱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

田伟红

◎田伟红(中国防卫科技学院基础部,北京101601)

中图分类号:C9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13-02

摘要:大学生贫弱群体是指在经济贫困的同时,心理、学习等诸方面都居于弱势的特殊大学生群体,包括“贫困”和“弱势”两个方面。这一群体的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找寻解决他们实际问题的方法,排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研究大学生贫弱群体形成的原因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贫困;弱势;大学生贫弱群体

事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产生原因通常有很多影响因素。大学生贫弱群体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校和自身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对我们做好大学生贫弱群体的转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是大学生贫弱群体产生的经济根源。目前,高校大学生贫弱群体主要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村多子女的家庭及城市因企业经济效益差而下岗的职工家庭。勿庸置疑,只要社会上有贫困家庭的存在,在高校就会有贫困大学生的存在,这些学生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生活艰苦的心理压力,这不仅是学校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

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是大学生贫弱群体产生的又一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恰当的家庭教育犹如东风一样,加速孩子驶向成功的彼岸,不当的教育方式却会适得其反。在我国贫困生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父母采用过分严格的教育方式,严重压抑了子女的个性。其实,与经济富裕的家庭相比,经济贫困家庭的父母更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就长远来说,只有教育才是改变贫困状态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大学校园,无异于一个天大的福音,它可能给家庭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生活的窘迫,提高未来生活质量。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家长用一种单一的管教方式约束子女,将高分作为衡量子女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把分数视为命根,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忽视子女其他方面的爱好和优势,使孩子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这些孩子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非常差,进入大学以后,在强者如林的环境中很难成为最优秀者,有的孩子接受不了这种状况,转过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出现自卑心理。第二种是由于高额的大学收费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不堪负重,这些家庭的父母发现,改变自己生活质量的成本高不可攀,不得已劝孩子放弃学业,早点打工挣钱,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与农村大学生进行交谈时发现,大部分经济贫困的农村家庭在孩子是否读大学的问题上曾有矛盾心理,浙江苏天将由于家庭贫困父母阻止其上学,导致他自杀的事例证明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艰辛和失学的无奈。即使经济贫困家庭的父母东凑西借把孩子送入大学校园,孩子的经济压力也会很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会回避班级、学校的正常活动,故意减少与同学的交往,把自己孤立起来,久而久之,便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和其他心理问题。对于家庭经济贫困、家庭教育不当以及父母关系不和谐这样背景的一部分大学生而言,家庭因素不仅是影响他们成才的销蚀剂,也是他们成为大学生贫弱群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扎根于个体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中,它通过渗透的方式对个体的行为施加影响。

伴随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这些曾经被看作肮脏的思潮已经成为许多人认为合理的追求目标,逐步在人们思想中生根发芽,整个社会出现了不和谐状态:高度精神文明的宣传与视金钱为上帝而带来的腐败的社会事实并存。多种思想的碰撞,多种文化流派的齐头并进,对于一直生活在单一思维氛围中的大学生具有“滴水穿石”的影响,社会上不正之风也在大学校园中找到生存的土壤,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发生扭曲,他们不再信仰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为人民的幸福而奉献的崇高精神,而是将此作为嘲讽的对象,形成了一种金钱和财富为惟一追求目标的不健康心理,如冷漠、攀比、虚荣和贪婪。经济贫困而又抵御力较弱的大学生甘做“梁上君子”,违规违纪,成为社会消极因素的牺牲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浮现出来,形成心理疾病。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互相展开平等的竞争。这对处于贫弱状态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项挑战,他们也想进入这一竞争的社会,脱颖而出,但又恐惧与他人的接触,更加害怕遭遇失败。在肯定与否定中徘徊,最终很可能萎靡不振,被相对强势群体甩开。

三、学校因素

走访调查显示,贫弱大学生认为摆脱目前经济生活困难的有效途径是争取奖学金,他们往往对奖学金的渴望更加强烈。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经济上确实需要通过奖学金的帮助完成自己的学业;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需要通过赢得奖学金获得他人的认可。然而,学习成绩在我国高等院校各种荣誉的评比中是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要素,学习成绩不好就意味着与奖学金、各种评优无缘。于是,那些要靠自己的打工维持基本生活开销的贫困大学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在大学这个强者如林的环境中,往往事与愿违。久而久之便会放弃对奖学金的竞争,不愿与成绩好的同学来往,甚至敌视奖学金获得者,最终产生厌学情绪。

大学生活,更加要求学生独立解决生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于思想上的问题,还有待于通过学校、辅导员和广大学生的互相帮助。解决贫弱大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应及时发现他们思想中的病症,营造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氛围,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四、自身因素

强者自强,依赖他人的人,必将成为弱者。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家庭月均收入较低的大学生,自己的月均消费却达到了300—500元,与个别被调查者交谈,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自强不息,特别是北京语言学院的学生,占据所学专业的优势,积极地参与社会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改变自身的经济状况,并在其他方面乐观向上,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赢得了其他同学的尊重,成为大学生中的强者。

然而,大学生贫弱群体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这一事实揭示:更多的大学生贫弱群体无法正视和摆脱自身的经济状况。他们或者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或者由于能力的不足,或者由于所学专业的欠缺,改变不了经济窘迫的事实,久而久之,思想上逃避现实,厌倦努力的过程,成为大学校园中真正的贫弱群体。

由此可见,大学生贫弱群体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大学生贫弱群体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同其他大学生一样,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力,拥有最广博的知识,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事实表明,大学生贫弱群体的存在已经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现实性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增加了社会代价,造成教育成本的巨大浪费,给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作用。社会学家曾指出,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往往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敌视和仇恨的心理。当贫弱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景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他们的敌视和仇恨心理将逐渐扩散到整个社会,社会潜伏的冲突危机便构成危及社会稳定的一个巨大隐患。任何群体中的弱者对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危害性,心理敏感性高、承受力相对脆弱而又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大学生贫弱群体对社会稳定的负作用更不容忽视。关注大学生贫弱群体,应该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戴泽明:大学高额收费为哪般[J].读者,2004年(1),24—26.

[2]钱再见、高晓霞:贫弱群体社会保护中政府责任的理论求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3.

[3]杨淑琴、肖爱民:关于大学生群体心理亚健康状况的一些思考[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3年(4),63—64

[4]郭毅然、魏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四要”[J],党政论坛2003年(1)17—18.

[5]罗燕冰:浅谈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思想状况及其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A2)105——107

作者简介:田伟红(1972-),女,河北邯郸人,中国防卫科技学院,基础部,教师,讲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