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宾涛贾继辉(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平能化集团二矿机电二队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G211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新闻媒体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新闻报业逐步走向集团化的发展道路,研究和开发了一个新闻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实现设计的相关技术工作原理和应用模式;然后对传统报业集团的新闻信息生产流所涉及的新闻信息采编写作性工作流以及新闻信息生产流予以分析,然后采用形式化的方法对新闻信息生产流的模型进行建模。
关键词:新闻信息系统应用框架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应用,在信息管理中越来越表现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管理系统随处可见,新闻管理系统,在经历了漫长的全手工操作后,需加快其信息化、数字化、无纸化办公进程[1]。
分析目前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开发,无论是基于二层或是多层的体系结构,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基层的信息汇总不便,阻碍了基于行业的信息统计与分析。
(二)系统的代码和数据结构冗余过大,以及系统的适应性和可扩充性差。
(三)系统间的信息交流少,并且安全性差。系统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汇总受到严重阻碍,对于信息统计和分析不能提供有效的数据源,同时系统间信息交流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安全性很差。
新闻采编系统是报社出报业务的主要生产工具,是提升报纸整体价值和品牌形象的战略工具。报社对不同类型稿件采用何种处理流程和方法综合是办报思想、管理模式和综合资源的集中表现。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针对新闻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报业集团、媒体集团和新闻集团的建立和发展,媒体信息已经从单一的出版方式发展到多次多渠道出版和再利用,媒体业务模式也从信息编辑加工为主走向综合信息服务[2]。
相应地,媒体技术也在各种媒介出版技术和单一媒体的编辑加工系统的基础上,向跨媒体出版技术与资源整合、向多媒体应用的媒体资产加工与利用系统发展。
作为标志性事件,2001年IBM公司与索尼公司研发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以下简称DAM系统)帮助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将自己庞大的录像带库数字化,使摄影胶片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这些内容是CNN花费了21年的时间才收集起来的。通过上述系统的应用,用户能够通过台式机访问CNN的数字视频、音频、图像和文本文件。以此为契机,DAM系统在诞生十年后迎来了在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时期[3]。
在国内,北大方正以实现数字化新闻信息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为目标,开发了涵盖媒体数字资产的采集、编辑制作、存储管理和跨媒体利用的方正DAM系统,并于2002年正式推出。同年,人民日报率先在新闻出版行业采用了DAM系统;随后,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解放军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辽宁日报报业集团、青海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报社陆续采用了该解决方案。从2002年10月到2004年6月底,已有100多家报社采用了方正数字资产管理系统。2003年,方正数字资产管理系统还成功开拓了海外市场,新加坡报业集团(SPH)全面采用了该系统,很好地满足了海外华文传媒的需要。此外,出版业和广电业的DAM系统与解决方案已经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以及多家视频媒体用户得到实际应用。
DAM系统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根据Seybold公布的ImagesafeUK2000年的统计资料,企业内存储的40%的文件是重复的,而且有30%能够通过少量修改得以重用[4]。如果能将企业的数字资产集中管理,能够有效地实现数字资产的重用和增值利用。资料还指出:一个创造性的员工每星期搜索文件的次数是75次,每人每周花在数据管理的时间是3个小时,在文件传输上耗费3个小时。因而,集中的数字资产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对于为社会提供大量新闻信息的媒体行业来说,这样的需求就更为迫切。这样的应用需求普遍存在于新闻媒体行业特别是大型媒体与报业集团中,是DAM系统在媒体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DAM等应用系统也面临着媒体应用和出版技术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挑战,例如,McGraw-Hill公司正在建设一个数字产品平台。平台以一个数字资产管理库为核心,连接一个应用和服务平台、一个e-fulfillment平台(主要适用于电子商务和数字版权管理)、一个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和一个通用传输平台。这是一个以信息采集与资源共享为基础,以可定制的多媒体新闻信息加工和产品生成与分发流程为依托,覆盖完整新闻信息生态价值链,面向最终用户实现多渠道、跨媒体、全球化新闻信息服务与营销的DAM应用解决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见下:
(一)基于共享资源存储平台实现资源整合
方案以一个基于XML技术的,开放、可扩展、可定制的,可支持XML新闻出版行业标准的分布式数字资产管理平台为基础,实现各种多媒体资源稿库、成品稿件库以及面向信息服务的所有产品库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分布式多级海量存储。
面向个性化信息产品服务,平台在海量数据管理方面需要支持基于多种规则和映射(Mapping)关系的动态灵活的新闻信息组织与重构,即实现面向个性化客户需求的新闻信息产品生成与个性化出版。
为了实现多媒体海量信息快速准确的存取访问,高效和智能检索技术是平台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例如,图像内容检索、文稿相似性检索、自动分类与自动聚类技术等。
为了更好地实现全球化出版,平台支持多语种技术十分必要,如基于Unicode编码。
此外,在线集成检索与存取第三方异构资源库对于投资保护也非常重要,平台能够通过支持媒体行业的资源共享标准来实现。
(二)基于多媒体流程管理技术实现跨媒体信息加工与个性化出版的流程整合
统一的DAM管理平台方便了跨媒体出版和信息服务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快速有效存取和统一的管理。各种多媒体新闻信息的采集得到、编辑加工、产品生成、出版发布和交换交易等数字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活动都围绕该平台完成[5]。
采集工具将各种多媒体信息存储在资源稿库中;编辑加工流程根据需要将原稿、成品或产品稿件进行加工制作形成新的成品,即无需修改内容就能够出版发布的新闻信息。产品生成环节能够根据客户对内容和发布形式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自动生成规则从成品中生成特定的产品内容、以样式模板的自动匹配来完成特定媒介形式的出版与发布,并在必要时打包全部内容,以便能够传递到最终客户手中。
出版发布环节面向多种渠道和媒介实现数字化出版和传统的报纸出版,也包括按需出版POD、可变数据出版VDL和数据库出版等个性化动态出版形式。而交换交易在需要整合数字版权保护、动态信息发布与访问控制、以及安全审计与防抵赖等电子商务等技术,实现基于动态授权和电子支付的数字内容交易。
对于移动媒介(如手机、PDA、eBook)与客户端PC等发布形式,其出版和交换交易还需要支持灵活的信息传输机制,实现数字内容在不同带宽和不同介质上的高效发布[6]。
在面向客户的个性化出版中,信息营销是不可缺少的。信息营销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用户订购情况、乃至客户喜好指导与控制生成哪些产品、以何种渠道和媒介形式发布给需要该产品的客户,并根据付费情况控制客户对信息的访问权限。
新闻信息的跨媒体采集、加工、生成、发布与交易等新闻信息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需要一个整合的数字资产管理流程才能够形成一次加工、多次出版的高效个性化出版。由于各种媒介对文档加工出版的流程不同,不同情况下文档管理信息及其处理流程也会不同。
因此,用可定制、可扩展的流程管理与文档管理技术能够比较好地实现跨媒体信息加工与个性化出版的流程整合。
(三)基于SOA架构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整合
在网络时代,利用WebService技术能够构建一个统一的服务架构(SOA),整合基于网络的各种个性化出版、发布与信息交换和交易服务。
例如,基于网站的个性化发布和下载服务,为手机、PDA、eBook、ePaper、POD、VDL等提供WebService定制信息服务,为媒体和其他新闻单位或企事业提供新闻信息的自动推送与自动下载服务等等[7]。
但是这些系统有的商业化程度不够,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有的可扩展性不强,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和升级。同类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郑巧英、杨宗英.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研究.计算机工程.2000.26(S1).731-736;
[2]王坚.浅析VOD视频点播系统.中国有线电视.2004(6).59-61;
[3]王涛、陈怀义.基于Web的远程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7).102-104;
[4]武苍林、朱建民.Web数据库互连技术.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15(3).318-323;
[5]姚向红.基于网络的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研究与开发.[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河海大学图书馆.2001;
[6]蔡明、陈永运.J2EE架构的研究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11).42-43;
[7]张涛、战洪飞.基于Web的企业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