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收稿日期:2011-09-01
作者简介:李瑛(1970-),女,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文专业副教授,从事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吉林市/132021)
摘要:高职教育已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已全面展开,校企文化融合条件成熟。学术界及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对构筑什么样的高职校园文化及怎样构筑高职校园文化还是相当模糊。寻求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实现校企全面、深层次合作,实现高职教育服务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办学宗旨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途径
近年来,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定位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的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的成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高校形象,增强高校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是高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有其一般规律。内在特点都是道德文化为主线,通过环境氛围、制度、管理、社团活动等形成特有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并在师生员工身上具有的普遍性意义的行为、气质和观念等方面呈现出来。外在特点都具有稳定性和多样性。但是,高职教育毕竟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它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贴近企业,与企业有更加紧密更加全面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不应该建设像普通高校那种“学术型”的校园文化,而是应该建设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更贴近企业的校园文化即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文化系统。
从高职教育发展历史看,我国的高职教育大多脱胎于行业、企业办学的中专或职工大学,现在仍有一些高职院校属行业、企业主管主办。所以,高职校园文化中渗透着大量的企业文化,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用企业文化影响、熏陶师生员工,已成为大多高职院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其文化内核就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绝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因此高职校园文化是依托具体的行业文化构建的,其职业文化特征鲜明。因此,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无论是校园文化理念,还是校园文化载体都需融入企业文化元素,不断融合渗透企业文化,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企业管理和学校教育双层文化背景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途径
1、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寻求两种文化的衔接口
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外在的因素,要使企业文化在高职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得到内化。尽管有人极力倡导实现两者之间的“零距离”衔接,但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差异只能缩小,不可能完全实现“大一统”。比较客观的做法则是两者之间最大限度的相互融通与优势互补。高职院校要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整体规划,使企业文化成为每一位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企业文化调查和企业文化内容展示,邀请企业精英来校举办讲座,组织实训实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通过宣传和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实施像企业那样严格、规范、标准的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促使高职学生了解熟悉企业文化的精髓,纠正认知上的偏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求,同时通过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人才,影响和提升企业文化。
2、以企业文化为主导,校企联合寻找两种文化的有效衔接点
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过程中,常常以企业和企业文化的正向作用为主,以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反向作用为辅,校企双方,企业是主导力量,高职校园文化的转化是在企业文化主导下的转化。企业的主导性作用表现有三:一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支持。很多企业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和设备优势,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共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经常提供人才市场信息、行业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途径,使得高职校园文化凸显出职业化、社会化的个性特质。二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企业派出有学识水平的高层管理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还有些企业的技术专家应邀到学校举办讲座、带实验实训。他们同时带去了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与高职文化互渗和融合,从而提升和创新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三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通过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订单式育人模式,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等举措来实施。
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产学结合的载体,寻求校企业文化对接的有效衔接点,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校企联合、定向培养,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依托。校企合作过程中,文化交融是校企合作纵深推进的动力,而文化吸纳是校企合作的一种相互追求。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是朝夕之功,没有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就不会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充分意识到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战略意义,为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教育资源的提供、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设定等方式,参与到高职院校对职员的培养过程中,以实现自身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3、以精神文化为重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齐抓共建
高职院校在精神文化的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应当使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产生共鸣,这是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初衷与目的。任何一所高职院校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象、办学特色等校园精神一经形成,就最具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成为该校最具特色的标志。它最深刻、稳定地体现了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信念和情操,也最能在学生的心灵上刻上印痕,让学生有归宿感、自豪感和使命感。高职院校精神层校园文化的建设,重在要形成高职院校自身独特的校企融合的文化体系,包括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价值观、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和道德风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企业产生积极的认同感。高职院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会议,邀请企业的管理精英、技术精英、营销精英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如果学生在校期间能接受积极的引导,校园文化就能与企业文化很好的衔接,学生毕业后的角色转换就能更为直接,更为迅速。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精神是企业精神的前奏,企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精神的延伸。
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上,高职院校在学生品德教育和学生管理模式上必须注意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比如,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军事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主义精神、服从意识和过硬的作风,使其仪态、仪表、精神风貌、生活习惯、时间观念等方面有所改观;通过组织劳动值周、义务劳动、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开展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学术讲座、专业论坛、大学生素质拓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系列科技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协作意识、爱岗敬业品德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同时,高职院校引进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对学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作风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有的高职院校以企业名称命名系部,聘请企业领导兼任系主任,用企业名称命名班级,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要求学生的发型、衣着和举正,为毕业时实现“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有的学院在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中,创造性地将企业文化融会贯通到校园,形成了校企合作办学的独特文化。学校实施与企业接轨的实习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实训车间统一穿企业工作服,佩戴工卡上岗,否则不准进入车间,甚至车间内必须按规定路线行走,不准超越警戒线,且不许擅离岗位和大声说话。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在学校内感受到的是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
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高职院校必须具备先进而充足的教学基础设施、雄厚充实的师资力量和优美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出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高职院校这些物质文化除了能满足教学生活学习需要外,还应该具备包括哲学沉思、价值追求、人文关怀等精神因素在内的文化底蕴。物质层校园文化的营造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的特点,重点抓好品牌建设、办学条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既要表现出庄重、严肃的学术氛围,又要能体现出青春的活力和雅静的自然美,还要体现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校园氛围,当然更要体现出明德尚学、强能善技的高职育人特色。通过吸纳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元素,整体规划、系统设计,使学校的物质层校园文化建设与制度、行为、精神层文化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如有的学校在校园醒目处悬挂的不是科学家而是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画像,教室里张贴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言论,橱窗中展示学校创业成功的校友偶像,学生的校服就是企业员工的工作服;还有的学校以合作企业或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合作企业家、优秀校友的名字,命名校园内的楼、路、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时刻提醒学校要以加强与企业联系为办学方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信心倍增。还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创业园区,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把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从而使学校培养理念与企业文化观念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
4、以课程文化建设和实践教学为桥梁,搭建校企文化活动的平台
课程文化是指按照社会对学生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高职教育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展示其主要内涵及特点。在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上,表现为坚持“三个零距离”的课程改革思路,使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脉搏。学校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基础上,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搞好课程开发,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应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训环节,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教学环境尽可能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始终以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使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的配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适时改革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以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为支撑,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
企事业一线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最好场所。在课堂知识学习和校内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在校外某企、事业单位经历实际的生产、经营、服务、生活等实践,能提高学生诸多素质,如敬业精神、责任心、质量意识、服务态度、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精神、风险承受能力等职业素质,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及身心健康范畴的职业素质在企业一线工作中的反复磨练和熏陶中逐步养成。高职院校要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从而让学生在就业时赢得主动。一方面实现校园环境的企业化,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一方面把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作为职业人(而不是学生)去参与企业生产。不仅注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受到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素质的教育。实践教学使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由单向援助转变为双向介入,通过双向介入式校企合作,实现“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零距离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校组织的和学生自发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卡拉0K比赛、篮球比赛等居多,这无疑也是必要的,但各种辩论赛、学术研讨会、人文知识讲座、科普知识讲座、专业技能比武、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计划大赛等相对较少。许多学生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对国内外的时事、东西方文化与人文科学等的了解都相对较少,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普遍不高。学院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竞赛活动,形成参与式的教学,让同学们作课堂的主人,讲座教师作启发、引导的辅导员。高职院校在精心组织节假日、庆典日等常规性活动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办好文化节、体育节、科技(技能)节、读书节,组织好高水平的人文讲座、论坛和报告会,要将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奖学金颁奖、表彰大会等仪式类活动办成学校的经典文化品牌。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影视网络传媒手段,要建设好校园网,建立网上互动平台,以满足高职学生的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娱乐需求和交流需求。
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管理被社会广泛认可,学校对人的教育,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都已从技术层面拓展到了精神领域,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文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和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就使得校企在文化上的联合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校企之间深层次地交流与渗透,并最终达成文化层面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依恋,才能构建独具特色且具有持久性和生命力的高职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雷久相编著.高职校园文化引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年6月版
[2]朱发仁.高职院校应建立企业化的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9(9).
[3]潘春胜.高职校企文化融合路径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