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

王一秀张婧吴晓琪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101)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急诊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患者中选取12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3例,行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1)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两组护理评分均明显提高,前后组内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急诊护理的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急诊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301-02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危重症和急症患者救治的前沿阵地,其服务水平代表了整个医院的服务和医疗水平[1]。随着人们服务意识的提高,对急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以其显著的优越性开始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为了探讨该模对急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我院选取了126例患者进行了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急诊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患者中选取126例进行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14~78岁,平均(52.37±6.25)岁。剩余63例自动归入观察组,男37例,女26例;年龄14~74岁,平均(52.48±5.6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年龄分布等数据,组间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包括:改善就诊环境、严格控制感染、提高护理人员的分诊能力、提高监控管理水平等。

1.3观察指标

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共有10个调查项目,每个项目10分,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样本数×100%[2]。同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数据包软件对本次研究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卡方检验(χ2)和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23例(36.51%)非常满意,26例(41.27%)基本满意,14例(22.22%)不满意;观察组27例(42.86%)非常满意,33例(52.38%)基本满意,3例(4.76%)不满意;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53.62±23.17)分,观察组为(54.24±22.85)分,组间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评分分别为(68.36±10.29)分和(72.39±10.24)分,两组护理评分均明显提高,前后组内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急诊科患者病情的严重性等特点,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急诊科是医院中治疗风险最高的科室,也是护患矛盾最集中和最激烈的科室[3]。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观察组采取了如下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措施:(1)改善就诊环境:明确划分急诊区域,并用鲜艳、醒目的颜色进行标记,实行分区就诊,分诊处应该安排在醒目的位置,绘制简单的分诊流程图[4]。(2)严格控制感染: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预防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创伤性或出血患者实施护理时,应戴好手套,按照要求佩戴口罩,预防感染。同时,展开护理风险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3)提高护理人员的分诊能力:制定科学、完善的分诊标准,由具有丰富急诊护理年验的护士担任分诊工作,提高分诊的准确率。当患者送入医院时,应主动询问基本情况,快速接诊,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应马上送入抢救室。(4)提高监控管理水平:将安全隐患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施全面监控。还可以设置意见箱,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见和诉求并进行针对性处理。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观察组还采取了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严格实施首诊负责制、制定语言行为规范等安全管理措施。

通过上述措施,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护理后,两组护理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该结果和国内其他文献报道基本相符,充分说明了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急诊护理的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艳.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7(05):107-109.

[2]赖伟兰,黄秋萍,胡佳俊,等.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6(07):730-732.

[3]吴翔燕,郭玉兰,张鸿兰,等.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03(14):2002-2003.

[4]胥建平.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0(1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