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娟1贾文平1孟彦波1韩伟华1张文菊1刘荣格1郝文芳1冯岚2
(1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河北邢台054000;邢台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河北邢台054002)
【摘要】目的:了解丙泊酚用于哺乳期患者的无痛人流手术对母体泌乳及幼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哺乳期怀孕自愿终止妊娠患者88名,全凭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进行人流手术,术后正常哺乳。观察丙泊酚对患者泌乳时间、质量及幼儿呼吸、心率、睡眠、玩耍情况的影响。结果:88名哺乳期妇女初次哺乳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迟,范围在4~6小时,平均5小时;88例小儿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及异常。结论:丙泊酚用于哺乳期妇女终止妊娠是安全有效的,正常哺乳对于哺乳期小儿是安全的。
【关键词】丙泊酚;哺乳期;乳汁;幼儿;口服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505-01
临床工作中,处于哺乳期妇女意外怀孕要求终止妊娠者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占有一定比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由于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不良反应少,剂量易于掌握等优点,已成为各级医院临床医师的首选用药。但由于缺乏母体代谢后经乳汁排泄的药理过程、乳儿口服摄取后的药理毒理和人体致畸性试验等临床资料,使其在哺乳期终止妊娠的使用得到限制。丙泊酚说明书明确规定:产妇、哺乳期间不宜使用丙泊酚注射液。而实际临床工作中,丙泊酚因为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产妇及哺乳期患者中仍有较多应用。一般使用后医嘱:24小时内禁止哺乳。而这一点亦缺乏有说服力的临床资料。所有这些使临床医生对正在哺乳期的母亲使用丙泊酚是否适宜,术后多长时间哺乳对乳儿安全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这一问题。
1资料与方法
选择哺乳期怀孕自愿终止妊娠患者88名,争得患者同意,ASAⅠⅡ级,年龄22~43周岁,体重45~75Kg,平均57.5Kg。术日晨空腹,排空双乳。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吸氧,监测BP、SPO2,丙泊酚2mg/Kg诱导,待入睡后开始手术,手术持续时间2~5分钟,总用药量100~200mg,平均140mg。88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结束后麻醉恢复顺利,完全清醒2小时后正常进食进饮,待乳汁分泌正常,乳房感觉憋涨后,对小儿进行哺乳。
观察目标:初次哺乳时间有否延后;哺乳后12小时内母体乳汁分泌质、量及小儿体征变化(包括哺乳15分钟时小儿心率、呼吸的变化,小儿玩耍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的改变);小儿12小时内有否恶心呕吐或其他不适症状等。
2结果
患者情况:88名哺乳期妇女初次哺乳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迟,范围在3~6小时,平均5小时。
幼儿情况:88例小儿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及异常。
3讨论
丙泊酚作为短效麻醉药,在门诊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目前尚无可以完全替代的同类产品问世。婴幼儿肝脏肾脏清除药物的能力均较差,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有些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蓄积量比成人高20~100%;新生儿药物代谢途径发育不全,尤以氧化还原更为突出。[1]而现有的药理实验表明,丙泊酚可出现于哺乳期妇女乳汁中。丙泊酚说明书明确提出“产妇、哺乳期间不宜使用丙泊酚注射液”;“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不建议使用本品,不推荐作为小儿镇静药物使用。”所有这些都会引起临床我们把丙泊酚用于哺乳期妇女的顾虑。而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哺乳期妇女人流手术在应用过丙泊酚后,无论母体或幼儿均未引起相关临床症状。本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丙泊酚已广泛用于儿科临床,过去该药仅用于3岁以上小儿,现在这一年龄限制已被打破,文献及临床多方报道,丙泊酚用于新生儿同样安全,而国外对于小儿丙泊酚药代动力学早有研究。见表1[2]。在国内,近年来中长链脂肪乳制剂“竟安”已作为一种新型丙泊酚制剂安全用于小儿麻醉。在药动学方面:有人认为,丙泊酚为一种静脉注射麻醉药,口服给药无活性。[3]而一项旨在观察口服丙泊酚对小鼠的麻醉作用与安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口服丙泊酚半数有效剂量为ED50:208.33mg/kg,半数致死量为LD50:835.8mg/kg.这说明丙泊酚经口服应用,安全剂量范围非常广。[4]
分析哺乳期终止妊娠手术,母体于术日晨排空双乳,禁饮禁食,术后乳汁分泌会因患者紧张情绪、手术刺激及禁饮禁食等原因分泌减缓,而此时母体血药浓度相对较高;术后5小时丙泊酚半衰期已过,(丙泊酚半衰期4.8小时),再加上总用药量较小(平均140mg),母体内血药浓度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所分泌的母乳中所含药物浓度更低。此时哺乳,乳儿口服后再经首过效应,摄取入乳儿体内的具有药理活性,可能会对幼儿造成不良反应的药物成分微乎其微,再加上丙泊酚本身有肝外代谢和肾外排泄途径,[5]即使是肝功能发育不全的婴幼儿也有药物代谢降解的途径。综合以上观察及分析,丙泊酚用于哺乳期妇女终止妊娠是安全有效的,正常哺乳对于哺乳期小儿是安全的。
表1
参考文献
[1]赵俊.新编麻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830.
[2]傅润乔.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M].1996;17(5):276.
[3]张守娥,胡雪峰,刘玉才.医药导报[N].1999,18(5).
[4]王惠霞,徐礼鲜,马加海,等,口服丙泊酚对小鼠的麻醉作用与安全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4):280282.
[5]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