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初殿伟

初殿伟

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放射科

摘要:目的:分析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怀疑颈部动脉疾病的23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观察患者的病变情况。65例患者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DSA和3DCE-MRA血管资料。结果:234例患者中有83例无异常(35.47%),151例患者颈动脉有病变(64.52%),总共266段,其中动脉狭窄89段(33.45%),动脉闭塞8段(3.07%),动脉粥样斑块91段(34.21%),动脉发育纤细48段(18.04%),术后复查7段(2.63%),动脉肿瘤3段(1.12%),动脉夹层11段(4.13%),动脉开口变异9段(3.38%)。对65例的130段血管与DSA比较,3DCE-MRA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DSA为标准,3DCE-MRA诊断颈部5个部位血管病变的准确度分别为:锁骨下动脉98.91%,颈外动脉98.63%,颈总动脉95.98%,颈内动脉97.01%,椎动脉94.03%。结论:3DCE-MRA临床中诊断劲部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中可替代DSA,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三维对比剂;MR血管;颈部动脉;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

在颈部动脉病变临床诊断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的黄金标准[1]。但是该方法具有创伤性,对患者有辐射,加之对比剂存在过敏问缺点,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随着近年来血管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新技术应运而出。如超声多普勒、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CTA)等。这些新型技术已经逐步在临床中应用。本文作者结合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怀疑颈部动脉疾病的23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DSA与3DCE-MRA检查结果,进一步说明3DCE-MRA诊断颈部动脉病变的有效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怀疑颈部动脉疾病的234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同期65例患者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其中男性患者124例,女性患者110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0.55.3)岁。所有患者均有由于颈部、头部缺血症状就诊,临床中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步态不稳等症状。通过多普莱诊断怀疑是颈部动脉发生病变。

1.2方法

1.2.13DCE-MRA

采用MR系统,头、颈联合线圈。3D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FLASH)冠状面扫描。穿刺肘前静脉并保留静脉留置针,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流率3ml/s,注射完毕后用15ml生理盐水冲管(流率3ml/s)[2]。扫描延迟时间根据团注测试对比剂到达颈部动脉的循环时间来计算。每次三维采集时间17~20s,重复采集3次(注射对比剂前采集作为减影蒙片,注射对比剂后采集2次,分别为动脉期和静脉期)[3]。如发现颈部血管周围病变,加扫颈部T1、T2矢状面或横断面,必要时加扫冠状面。所有病例的原始图像均应用减影技术消除血管周围背景;应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血管重建,以每隔30°作多方向、多角度投影重建;重点显示病变段血管细节,如展开扭曲血管,单独显示颈部动脉分叉、颈内动脉、椎动脉等[4]。

1.2.2DSA

65例住院病人,在3DCE-MRA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对股动脉插管后分别行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造影,必要时超选择插管,选择颈内、颈外或椎动脉进行造影。

1.3分析方法

以DSA为标准,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在各部位的病变血管的阳性检出率。

2结果

2.13DCE-MRA颈部动脉病变的检出

234例患者中有83例无异常(35.47%),151例患者颈动脉有病变(64.52%),总共266段,其中动脉狭窄89段(33.45%),动脉闭塞8段(3.07%),动脉粥样斑块91段(34.21%),动脉发育纤细48段(18.04%),术后复查7段(2.63%),动脉肿瘤3段(1.12%),动脉夹层11段(4.13%),动脉开口变异9段(3.38%)。

2.23DCE-MRA与DSA的比较

3DCE-MRA与DSA两种方法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的阳性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是在同一部位的诊断两种方法基本无差异(P>0.05),表明3DCE-MRA与DSA的诊断价值基本一致。具体情况如表1.

由此可以显示出3DCE-MRA诊断颈部5个部位血管病变的准确度分别为:锁骨下动脉98.91%,颈外动脉98.63%,颈总动脉95.98%,颈内动脉97.01%,椎动脉94.03%。与DSA相同;而对硬化斑块及血管狭窄的诊断略逊于DSA。

3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对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提出了3DCE-MRA技术,该技术以其安全、快速、有效的优点,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但是要获得高质量的颈血管3DCEMRA,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充分显示出颈部动脉两侧,尤其是对有怀疑病变的患者,应该进行筛查,使诊治医全面掌握颈动脉病变的全部细节和种类[5]。通过3DCE-MRA检测可以确定颈部动脉病变的准确部位,而且可以充分显示多血管、多部位的病变。由此3DCE-MRA检测对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颈动脉病变的筛查:DSA是诊断颈部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它需要住院检查,具有侵入性、需多次选择血管进行造影等缺点,大大限制了筛查的可行性。3DCE-MRA的安全易行、同时显示两侧颈部动脉的优点,对怀疑病变者可进行门诊广泛筛查,使医生有机会全面认识颈部动脉病变的种类。

3.23DCE-MRA测出颈部动脉病变的准确度比较高,对临床中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对于颈部动脉病变多数患者缺少明确的症状认识,或者仅为短暂性的症状,所以临床中不能及早的发现。但是该技术可以对已存在或者甚为严重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可以给予治疗针对性的指导,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33DCE-MRA检测与常规的扫描结合,可以更为清晰地反应静脉血管周围的病变,并且可以清晰地反应血管和肿块直接的关系。如神经源性肿瘤、颈动脉体瘤、血肿、颈静脉球瘤都可以被正确诊断,所以可以有效地表明3DCE-MRA在颈部动脉病变诊断中的突出优势。

3.43DCE-MRA技术可以准确的对颈部动脉病变进行定位,并且可以反映出多血管、多部位的病变。如常见的动脉硬化,该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采用3DCE-MRA技术可以全面显示,多部位、多血管或累计的部位。

总之,随着3DCE-MRA技术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可以有效提高颈部动脉图像质量,并且其无创新、安全性、易行性、可靠性已经成为颈部动脉病变诊断的主要手段,并且基本可以替代传统的DSA检查,对临床中颈部动脉病变的治疗其中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姚秋英,许建荣,李磊.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门静脉系统成

像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1(10):1531一1533.

[2]高剑羽,谢敬霞,张同琳.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在门脉高压症

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16(2):138一140.

[3].李科,宦怡,葛雅丽,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肝移植中的初步

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20(3):237一240.

[4]CosottiniM,CalabreseR,PuglioliM,etal.Contrast-enhancedthreedimensionalMRangiographyofneckvessels:doesdephasingeffectalterdiagnosticaccuracy.EurRadiol,2003,13:571-581.

[5].林江,周康荣,王建华,等.三维对比剂增强MR门静脉成像与直接门静脉造

影术对照.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39(09):208一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