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法指导学生写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三写”法指导学生写作

宋玉美

宋玉美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第一初级中学25620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尝试“三写”法指导学生写作:创设情境让作文写得出;以读促写,让作文写有法;根植生活,让作文写得美。这样让学生的写作得到了有序指导,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一、创设情境,激活体验,让作文写得出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有创意的表达。针对学生写作文时写不出、写得少的现象,我开始尝试“活动作文”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参加老师创设的活动,在活动之前,教师对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仔细观察活动中参与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先畅谈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老师适当地点拨指导,然后再让学生写作,修改润色,最后组内交流,全班读、评展示。慢慢地,学生由原先的畏惧写作,到不言害怕,再每到写作的时候就期待着、盼望着,最终喜欢上了写作。

如在组织“选择”这一活动作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写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然后再让学生按照由次要到主要有次第地划掉四样,最后只留一样。有的学生会有与众不同的选择,写作中尤其是心理活动的刻画细致入微,把内心的不舍写得具体可感。学生写作时并没有仅限于作文课就此止步,而是回到生活中,感受到了别的同学忽略的东西,由此发出了来自肺腑的呐喊:活着,真好!这样的结尾让文章有了灵魂、有了生命,是“活动作文”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诉说的欲望,让学生的写作如泉水般汩汩流淌。

二、以读促写,厚积薄发,让作文写有法

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文章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鲁迅的“多看”和“练习”,是在阅读中分析其法、体悟其道。阅读和阅读教学,就要熟读或多读名人大家的作品,了解文章的好处,才能真正吸收并转化为对写作有用的东西。要让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理解、领会文章内容,分析、掌握其写作的技法,再根据理解掌握的技法仿写。

首先要用好教材。

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说过,教材就是个例子,名家名段荟萃其中,引导学生好好地去读、去品、去悟,继而模仿着去写,就会受益匪浅。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时,分析领会文中人物外貌描写的特点,特别是对杨二嫂的外貌描写很传神: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寥寥数笔绘出了杨二嫂“圆规式”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就可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借以让学生对班内的师生进行外貌描写,要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其次,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

一个人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博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为此,在青春年少之际,要广泛阅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实实在在地下一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细功夫。须记住:阅读是吸收,吸收得越丰富,表达时笔下越有神,心中的“章”、“法”就越多,最终就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地步,写作就成为了容易的事。

三、根植生活,抒写真情,让作文写得美

冰心有一句著名的诗:我们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我们的身边有碧海蓝天,有鸟语花香,也有俯首低眉,也有回眸一笑……可是学生们视而不见,作文中出现的多是大而空的话,今天一篇青春无悔,明天一篇人生苦短,除了这些好像其他的细节都不能写进文章里。要提倡学生看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只有那些还保持着赤子情怀的人,才能够得到自然的点化。

首先,要关注身边的真实生活。

频繁的考试让学生只是疲于应付,在备考的过程中识记名言警句、优美语句以提升作文的分数,这样的写作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消弭了学生对身边最熟悉、最真实事物的关注,写作不再是真性情的抒发,不再是充满生活情趣的反映。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像记录自己的日记那样描述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妙趣横生的事件。

其次,要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

记得在一次中考阅卷中,作文要求以“表达”为话题,有些学生为了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而得个高分,出现了多篇雷同作文——写自己的母亲是聋哑人。这样的虚假作文只是事件的躯壳,而非自身心灵的体悟,缺少了内心真实感受的文章是没有灵魂的文章,因而让阅卷老师读出了学生心底的污垢——只为分数,不惜出卖亲人。而真正根植于真实的生活、懂得抒发内心深处感受的作品才是出色的。《那曾感动我的一把核桃》是一篇写母爱的文章,没有写母亲的两鬓斑白、冒雨上医院的老套,而写“我”与弟弟吵架,母亲偏袒弟弟,“我”对母亲心存不满,母亲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为备考的“我”悄悄地砸核桃吃……小作者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一对质朴而真实的母女。只有浸润在生活中,真诚地面对生活,挖掘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真诚地与人交流,才会抒写出真情的文字。正如王君老师所说:“无真性情者不足以为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最美的。

总而言之,要想让学生写得出、写有法、写得美,就应让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多读多写、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