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琼叶超(四川达州市西外新区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医院各临床科室供应无菌器材和敷料的重要科室。由于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物品种类多,涉及的科室广,其工作质量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评价医疗、护理安全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依据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我科首先建立消毒供应中心质控小组督察员工执行制度、操作流程、各类质量检测执行情况,加强员工素质教育、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对照国家消毒规范完善制度流程,严把物品回收、清洗、包装及正确灭菌质量,强化消毒供应室的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应激状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等管理措施。我科的各项工作处于良性运行。消毒供应的物品质量控制在安全状态。全院各科室未发生一例因消毒供应的物品不合格而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07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临床各科室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为各科室提供无菌器材、敷料等医疗用品,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每项工作都关系到医疗、护理、教学、科研水平。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的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1建立供应中心质控小组
在护理部质控组的指导下,成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层级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消毒员、主管护师组成。严格执行国家消毒规范标准,每周一次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检查结果在护士会上反馈,并制定整改措施,下周重点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平时各区域内指定专人负责,督促员工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操作规程,做好各类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严格的工作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保证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1]。
2加强员工素质教育、业务培训
目前我科人员结构是以护士为主导,护士占70%,消毒员占20%,工人占10%。其中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4人,中专6人,具有高级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的2人。工人来源于社会招聘人员,知识水平不一,不参与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消毒隔离等工作。对新进员工进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消毒隔离、职业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培训,进行分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与操作考核。新员工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支持员工参加各类继续教育,扩大员工的知识层次,熟练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知识,建立一支具有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工作团队,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良好运转。
3质量管理
所有员工必须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工作流程中的技术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工作中相互督查。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质量。
3.1对照国家消毒规范,完善制度流程
按照污物回收、分类、清洗、检查、包装、灭菌、检测、发放的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灭菌物品存放区,流程线路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洁污分开[2]。制定各岗位操作流程,责任到人,做到供应的物品既能满足临床需要和无菌又确保医疗安全。
3.2严把物品回收、清洗、包装质量关及正确灭菌方法。
3.2.1污物回收时严禁在临床科室清点、防止造成再次污染。回到供应室,在做好职业防护的前提下,戴圆帽、口罩、护目镜、防水围裙、袖套、专用鞋、PE手套加乳胶手套[2],查对物品器械数量、性能、初步处理情况。
3.2.2器械的清洗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器械的污染程度、类别有无管腔、轴节进行分类,再选择机洗、超声波洗或手工清洗。严格执行分类,手工清洗—冲洗→含酶洗涤剂浸泡3—5分钟→水面下刷洗→常水冲洗→纯水漂洗→纯水终末漂洗→润滑→烘干→检查清洗质量。所有外来器械一律要经过清洗、检查、包装程序方可进入灭菌区。回收的穿刺针先将针套与针芯分开,先用常水冲洗,用多酶液冲洗针腔,再放于用多酶液中浸泡5—10分钟,清水冲洗,用棉签擦洗针栓,除去残留血块及药液,最后用高压水枪冲洗针套,检查针孔是否通畅,并用纯水彻底冲洗,再用压力气枪或95%的乙醇进行干燥处理,对洗涤质量进行日常检测和定期抽查[2]。
3.2.3根据器械的用途、性能进行规范包装、包装材料符合国家消毒规范要求。器械包装前应检查,一般采用目测法。精密器械使用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3]。洗涤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有锈迹的应当除锈。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器皿间应用纱布隔开。器械包装的重量小于等于七千克。敷料包小于等于五千克。脉动压力灭菌器灭菌包应小于等于30cm×30cm×50cm[2]。植入性手术器械包装时要放入爬行卡,所有待灭菌包,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封贴并注明品名、灭菌日期、有效日期、清洗者、包装者、灭菌者、锅号/锅次,实行器械可追溯。
3.3督促消毒员严格执行消毒规范,装载时摆放不易过紧,包与包之间留有空隙,最好在2.5cm[4]有利于蒸汽流通。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容量不易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应大于等于5,%,防止“小装量效应”[2]。掌握灭菌物品监测要求,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放入标准试验包并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脉动真空灭菌器,每晨第一锅进行BD试验,植入性器械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放行。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每日灭菌前对灭菌器进行安全检查,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每月检测3-5件,检测方法和结果符合国家消毒灭菌效果检测规范[2]。
4加强供应室设备管理
所有设备,如:清洗消毒机、超声机、干燥机、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快速生物监测仪等专人管理,设备科技术人员定期检查性能、保养,详细登记维修记录,确保设备处于应急状态。
5安全管理
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宣教标准预防意义。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品,改变不良的个人操作习惯,特别是对新员工,告知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及发生锐器伤时正确处理程序,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体检,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确保措施可行。定期与临床科室沟通,征求意见,改进服务。对新开展的手术要尽快认知,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6体会
通过质控小组进行检查→反馈→整改→再检查等质量持续管理控制方法,我科的各项工作处于良性运行。消毒供应物品质量控制在安全状态,全院各科室及手术科室未发生一例因消毒供应物品不合格而发生的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石毅,何秀影,弓艳霞.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监控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449-3450.
[2]黄浩,成翼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用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9.
[3]孙艳华,赵庆兰,米热古力.中心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实施集中管理的质量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3746-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