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的超声与病理研究

/ 2

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的超声与病理研究

陆振林钟艳陈平

(广西省桂林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路线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来我院乳腺外科门诊做乳腺健康检查的患者,采用彩色超声进行体检,选择超声检测出的30例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作为观察组,30例乳腺导管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超声检测出的普通导管增生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超声特征差异。结果:3组患者的超声显像能够区别不同患者的乳腺内部状况,且实验组的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的超声乳腺形态、边缘、血流、钙化等状况明显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多,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测出的病理特征分析有效提高了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的诊断率,对乳腺癌患者早期预防和诊治有着很大的价值。

【关键字】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早期乳腺导管癌;超声与病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85-02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及其造成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是预防乳腺病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女性健康质量的关键因素[2]。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采用超声对女性进行乳腺健康体检,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乳腺病变。本院采用超声对前来做乳腺健康检查的患者进行检测,将筛查出的路线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出来的病例特征和差异性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在乳腺健康体检中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路线导管癌的诊断价值,能够及时预防和治疗早期乳腺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到2014年在我院乳腺外科门诊做乳腺健康体检的患者,对患者采取超声检测,选择其中30例检测初步判断为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为(44±2.6)岁;将30例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作为实验组,患者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为(45±2.4)岁;选择超声检测出的普通导管增生患者30例为对照组,患者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为(47±2.5)岁。3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少数患者伴有乳房不适,局部刺痛、经前疼痛,病灶大小根据彩超显示,直径为6-30mm,平均直径为(15.3±3.5)mm,患者的病理确诊前均采用彩色超声进行检测,患者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仪器:选择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超声检测仪,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13~18MHz。

检查方法:检查前让患者调整好姿势,保持仰卧,充分暴露乳房护理腋窝,将超声检测仪启动好,待患者调整好后,用探头对患者的乳房进行全面扫查,再对乳房的双侧进行对比,如果乳腺存在肿块且活动性较大,则要利用固定器固定后再进行扫查。通过超声显像观察患者的路线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内部回声、有无包膜及边缘状况。同时利用超声检测患者的腋窝、乳内淋巴结的情况,时候有肿块,利用彩色多普超声检测仪观察肿块的具体结构布局以及周围的血液流通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采用超声检测出的乳腺情况,包括患者乳房内部肿块分布情况、病灶大小、内部有无钙化灶,病灶周边有无回声,内部时候存在穿支流血液流通的超声特征。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并对各组超声特征进行比较;利用诊断性实验研究各特征诊断早期乳腺导管癌敏感性与特异性。

2结果

通过超声观察得出,对照组为普通导管增生患者,其彩超显像得出,其乳腺结果大多比较规则,而且边界比较清晰,只有少数的呈大分叶有一定不规则型,不清晰的地方大多在边缘地区,这是由于超声检测边界模糊有一定的关系,个别患者内部有少许钙化现象,其内部回声前,血液分布呈现自然的规律。

观察组为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患者,超声显像呈现不规则状,边界和边缘模糊,内部轻微钙化,且血流信号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某些症状与早期乳腺癌患者极为相似,有恶性特征的表象。

实验组为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通过超声显像呈现不规则状,乳内回声低沉且伴随着不规则的声音,回声分散而浑浊,内部表现出钙化。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超声现象边界不清晰,边缘不平整,有分叶、毛刺、成角等形状。通过超声显像可以明显看到粗大的穿支血流,内部肿瘤分布。实验组的每例超声显像中综合了多种特征,且实验组的超声乳腺形态、边缘、血流、钙化等状况明显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多,具体见表1.

表13组患者超声显像特征比较

组别例数周边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内部钙化有穿支流

对照组3023421

观察组3068865

实验组301722181216

P<0.05<0.05<0.05<0.05<0.05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的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高峰期为45-55岁居多,发病率占所有女性癌症的17%,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3]。乳腺原位癌是可以治愈的,但由于早期无明显不适症状,不能够检查到肿块,因此不易被察觉[4]。如果没有对早期乳腺原位癌进行预防和诊断,则分可能演变成中期或晚期乳腺癌,这样将会给乳腺癌治疗造成较大的困难[5]。尽早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是减少患癌率的有效途径,如果能够在乳腺病变前就发现良性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之前就切除肿块,就能够有效遏制癌症发生,且对患者的健康影响不大[6]。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是乳腺导管癌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患者会有一定的不适症状,如乳房胀痛、可以扪及硬块,但不能够引起患者重视。随着医疗技术增强,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主动做乳腺检查,能够起到尽早预防,及时治疗,较少乳腺癌发病率的作用[7]。目前乳腺检查仪器有高频超彩、红外线诊断、钼靶X线摄影等技术,但这种仪器昂贵,体检价目高,不适应于常规体检。临床上常用的方式是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对路线患者的病灶特征进行检查,再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切除或清除病灶的治疗[8]。相关研究表明,肿块内部的回声与肿瘤细胞的病变有很大的关系,且乳腺癌的肿块边缘不规则等,都是跟乳腺癌病变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研究都表明,采用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内部病灶、边缘区病灶和钙化病灶等检查比钼靶X线摄影有更大的优势,且操作简单、安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检查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声对患者的乳腺进行健康检查,其超声显像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对照组为普通导管增生患者,其结果大多比较规则,而且边界比较清晰,内部回声正常,血液分布呈现自然的规律,超声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为有3例,边缘不清晰有4例,一定程度上为患者疾病预防提供了依据。观察组中,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患者,它的超声结果比对照组病变可能性更大,与早期乳腺癌症状类型相似,其中周边回声6例,形态不规则8例,边缘不清8例,内部钙化6例,有穿支流5例,总体超声显像为呈现不规则状,边界和边缘模糊,内部轻微钙化,且血流信号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某些症状与早期乳腺癌患者极为相似,有恶性特征的表象,这些现象和患者的病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患者要尽早治疗,不让病情进一步恶化。实验组为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其超声显像结果与患者的病理状况基本一致,呈现不规则状,乳内回声低沉且伴随着不规则的声音,回声分散而浑浊,内部表现出钙化。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超声现象边界不清晰,边缘不平整,有分叶、毛刺、成角等形状。通过超声显像可以明显看到粗大的穿支血流,内部肿瘤分布,其中周边回声17例,形态不规则22例,边缘不清18例,内部钙化12例,有穿支流16例,通过这些症状,患者要立即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3组的超声显像能够明显区别不同患者的乳房内部病变状态,与患者的病理状况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超声检测出的病理特征分析有效提高了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的诊断率,对乳腺癌患者早期预防和诊治有着很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红艳,马希,吴子目.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45):89-90.

[2]赵继红,丁军,张静文.造影MRM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55):67-68.

[3]王小燕,刘时才.乳腺增生症高频超声及彩色血流与病理学类型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18(15):76-37.

[4]易寅华,高洪波,张志娟.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体会[J].中外医疗,2014,12(14):73-74.

[5]王娟,杨洁,吴艳秋,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肿瘤防治研究,2013,35(19):653-655.

[6]罗艳娣.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结节鉴别诊断价值[J].肿瘤防治研究,2012,37(18):35-37.

[7]张春贤,梁建晓.乳腺癌及癌前病变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中西医集合影像,2013,36(06):16-17.

[8]刘芙蓉.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及治疗新进展[J].昆明医药学院学报,2013,37(08):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