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薇(绥芬河马红薇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所157300)
【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371-02
【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郁病。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病史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郁证的治疗应以疏肝理气为基本原则,并根据虚实而施以清热、化痰、行血及养血滋阴、益气扶正等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郁病
郁病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善哭,失眠,胁肋胀痛或咽中如有异物感等各种复杂症状。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更年期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等疾病。本证多由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引起。临床应耐心询问病史,深入了解和观察患者的病状。注意与阴虚喉痹、噎膈、癫狂等鉴别。注意排除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癔病等。
【西医诊治思路】
诊断思路
郁病,相当于西医的抑郁症。目前精神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临床精神症状特点,同时进行精神检查、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后,方能作出诊断。
(一)区别郁证常见疾病
(二)排除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情感反应不是低落,而是平淡或淡漠。常有特殊的思维障碍和常见的幻觉及妄想。
(三)排除焦虑症
(四)排除癔症
(五)排除神经衰弱
治疗思路
(一)心理治疗
对有精神疾患的病人,心理治疗非常重要。要反复向病人保证,通过适当的治疗,病证可以减轻并治愈。引导患者谈出致病因素,内心的苦闷。并同时作好亲属的工作,与医生共同鼓励患者,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药物治疗
目前多采用新型的抗抑郁药物SSRIS,包括下列六个药物:①氟西汀;②帕罗西汀;③舍曲林;④伏氟沙明;⑤西肽普兰;⑥噻奈普汀。前5种具有选择性的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5-HT)再摄取的作用。这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小,安全性高,服药依从性强。但对于重度抑郁症的治疗,在治疗初期往往需要与某些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抗精神病药合并使用以增加对患者的镇静作用,改善患者的睡眠,减少患者发生自杀的机会。噻奈普汀的药理作用机理与前5种不同,有加快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元摄取5-HT速度的作用,可以用于重度抑郁症。
(三)电抽搐疗法
对严重的、有强烈自杀企图的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可考虑电抽搐治疗。
【中医辨治思路】
中医诊断与鉴别
(一)郁证的诊断
郁证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失眠等。发病多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引起,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多无阳性征象。一般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不难诊断。
(二)病证鉴别
1.喉痹郁证中痰气郁结所成的梅核气,因情志抑郁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阻,与情志有关,心情抑郁时症状加重。
2.百合病百合病以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两者相似之处在于,在病因方面,百合病也因有情志所伤而致者;在症状上,郁证之郁郁寡欢,精神不振,不思饮食,神呆不寐等与百合病相似;但百合病多由阴虚内热而致,以证象变化无定为临床特点,郁证则属气机郁滞所生,常见胁痛、胀满、嗳气等症状。
根据症状特点辨证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凡初病多属实证,证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喜太息,胸胁胀痛,腹胀纳呆,头痛目赤,口干而苦,咽中如有物梗阻,大便秘结,脉实有力者,多属实证。应注意区分肝郁、火郁、血滞、痰凝之别。凡病久见神疲乏力,少寐健忘,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腰酸膝软等,脉虚无力者,多属虚证。
2.辨脏腑郁病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肾等脏。如肝气郁结,常兼见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等。若脾胃虚弱,则见面色不华,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等征象。若心神失养,可见心悸胆怯,心神不宁,少寐健忘等。若伤及。肾阴,则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遗精等。
(二)常见证候
1.肝气郁结证证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月经不调,苔薄白,脉弦。
2.气郁化火证证见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头痛目赤,嘈杂吞酸,口干而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3.血行郁滞证见精神抑郁,头痛,失眠,健忘,胸胁胀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
4.痰气郁结证见精神抑郁,胸部闷塞,咽中如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5.心脾两虚证见多思善虑,头晕神疲,少寐健忘,心悸胆怯,面色无华,食少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6.阴虚火旺证见急躁易怒,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少寐多梦,或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遗精,舌质红,脉弦细而数。
7.心神惑乱证见精神忧郁,神志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拟定治疗原则
《证治汇补•郁证》提出:“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故郁证的治疗应以疏肝理气为基本原则,并根据虚实而施以清热、化痰、行血及养血滋阴、益气扶正等法。应注意理气药多为香燥之品,过用则易伤津耗气。
参考文献
[1]谢激扬.通络消郁汤治疗老年抑郁症6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