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徐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徐震

徐震

徐震

(无锡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6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癌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规划化癌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参照组的多项生活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其他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规范化癌痛护理;癌痛患者;心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308-02

癌症主要是指人体内细胞病变或分裂所引发的一种恶心病变,癌症初期患者的身体不会出现异常情况,只有到了中期和晚期,各项特征才会突出而来。癌痛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更加剧了患者身体的疼痛感,使患者出现焦躁、烦闷、绝望、厌世等负面情绪。针对不同的癌性病变和特点,美国研究机构于20世纪末期提出了将疼痛与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相并列的体征。我国于21世纪初期,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计划,打破了传统落后的癌痛理念[1]。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癌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25例,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均具有癌痛的体征,且存活期均大于4个月,此次研究实验前与患者签署了同意书。实验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41~74岁,平均年龄为(39.7±17.8)岁。参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43~78岁,平均年龄为(41.2±19.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等基础资料存在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义(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规范化镇痛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所有的患者入院两整天后进行筛查,具体筛查为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史、用药疗效等。规范化癌痛护理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疼痛分析:护理人要总结分析癌痛患者的性别、年龄、癌症类型、疼痛情况等。(2)疼痛干预:护理人员结合癌痛患者的病情和需求[2],采用一些针灸、贴药等中医疗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同时,要为癌痛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采用有效的方法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3)心理干预:癌性病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往往会产生焦躁、烦闷、绝望、厌世等诸多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增进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疏导画着的不良情绪,采用合理引导的方法,让患者将内心的不满进行合理的宣泄和排解,增强患者抗击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的积极性[3]。

1.3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比焦虑自评量表(英文缩写:SAS)、抑郁自评量表(英文缩写:SDS),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生活指标,如心理状况、社交功能、身体功能等)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s)表示,组间t值检验,当P<0.05时,两组临床数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中SAS、SDS评分情况对比

经过对两组癌痛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参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癌痛,换言之就是癌性疼痛,主要是指疼痛的身体部位传输到神经中枢位置后所产生的感觉,是给晚期癌症患者所带来的巨大痛苦,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癌痛就是癌症患者身体部位所产生的疼痛感,主要表现为细胞出现癌性病变或撕裂所产生的疼痛。从病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出发,癌痛患者主要表现为感受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感受性疼痛主要是癌症患者特定的身体部位产生的连续性疼痛,如肌肉、骨骼等部位;神经性疼痛就是就难以确定具体的疼痛病因,表现为间隔性疼痛或强烈剧痛。癌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感及其他不良反应,还伴有抑郁、浮躁、烦闷、绝望和厌世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给予癌痛患者关心和照顾,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后,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4]。

结合大量的临床资料,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55%~85%的癌痛患者难以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这也是当前临床医学中所探讨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结合WHO的统计资料,对世界上的癌症患者,产生不同疼痛感的癌症患者占到50%以上的比重,且晚期癌症患者都会产生癌痛的病变现象。癌痛给癌症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造成患者的生活水平降低。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癌性病变呈现出每年极剧上升的趋势,且其有着较高的病死率。癌痛是癌症患者身体所产生的一种疼痛感,伴随着患者始终,且产生在任何病程中。通常情况下,癌痛主要体现为全身疼痛、剧痛、强烈的植物神经异常、精神性疼痛等,而引起癌性病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饮食不规律、免疫力低下、过度熬夜等,但癌症产生时主要体现为细胞分裂或坏死。结合癌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亟待解决的就是给予合理控制。

此次研究实验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规范化护理的方法,结果显示,参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干预后的多项生活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结合癌痛患者的不同病症和需求,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SAS、SDS评分,还有效改善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永敏.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33):198.

[2]邓利秾,王羽,李坊铭等.规范化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136-138.

[3]蒋霞志.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28):284-285.

[4]林妙真.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2):4972-4973,4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