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彭波

/ 2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彭波

彭波李骞窦庆飞

菏泽市黄河河务局东明黄河河务局274000

摘要:本文主要以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原则为切入点,分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阐述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水利中国论文网

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1.1恢复和保护多样化河流的原则

不同的河流,其土壤状况、流水状态均各不相同,这实际上就充分体现了河流的多样性,因此,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的实际情况以及河流的特点,尽可能的保留河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切忌对成功案例的盲目效仿。

1.2维护和保持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

水利工程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河流环境,但是由于河流具备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其可以自发的进行不同程度的恢复,充分利用并维护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可以降低水利工程对河流的负面影响,而且自我恢复可以极大地避免了人为修复可能引起的二次破坏,总之,这有利于实现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原则

河流生态系统不仅仅局限在河流方面,其与周围的城市、田地、乡村、森林等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因此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对生态环境中各个因素彼此之间的关系引起足够的重视。

2.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建设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本上水利工程的建设选址会选择在天然河道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经过长期演化而成的河流生态环境,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其不利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建设水利工程势必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文和水质,这一点在建设水库的过程中尤为突出。由于水库的特点,再加上太阳辐射,导致其水温结构比较特殊,而且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其水面热量辐射值会逐渐增加,相对于天然河道水温而言,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超出许多,在这种环境下鱼类的繁殖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次,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不利影响,建设水利工程会在不同程度上使河流的流动速度有所减缓,这就影响其污染物扩散能力和水气界面的交换速率,换言之会严重降低河流水质的自净能力;最后,对地质和气候产生不利影响,水库建设前后,水流的蒸发量有较大的差异,水库建设之后的蒸发量远远超出水库建设之前的蒸发量,这就增加了该地区降雨的可能性,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气候。

2.2建设水利工程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势必会需要大量的用地,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破坏周围植被的情况,对陆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次,个别施工队伍违规操作,在附近河道中肆意排放污水、废水,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由于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大量动物无法继续生存,被迫迁移,打破了该区域原有的生态平衡。

2.3建设水利工程对土质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农业用田遭受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可以采取打通河道、建坝蓄水等措施。同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会在雨水径流的过程中发生改变,使其土壤更加肥沃。但是,在水利工程运行的过程中,由于上游携带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的不断累积会提高库区水位,同时也提高了库区周围地下水水位,再加上库区周边自然气候环境的变化会增加水汽蒸发量,若土壤中含水量超过规定界线,很容易引起土壤盐碱化,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沼泽化。

2.4建设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工程涉猎范围内或淹没区都会涉及到居民迁移安置、土地占用的问题,包括工矿交通等在内的基础设施也会重建或拆迁,若在工程覆盖范围内存有文物古迹,则会涉及到文物迁移和保护等相关问题,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建设水利工程往往需要牺牲项目区域内的房屋、工程、土地、甚至是文物古迹,严重损害了该区域的正常发展和生态平衡。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其对大气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非生物性和生物性病毒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严重威胁了该区域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移民工作至关重要,而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问题、工作问题将成为重点和难点。水利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其所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促进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具体对策

3.1重视生态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充分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工程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工程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水利工程对人类、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尽可能的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应该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及行为落实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每个环节上。

3.2综合运用施工资源

在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应该在遵循循环再生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再循环的施工材料,并对施工垃圾做到应对措施,一方面禁止施工垃圾的乱排、乱放;另一方面尽可能的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争取变废为宝,在保证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沟地填充时可以有效利用废渣,既能够合理控制施工造价,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3对主体空间的合理利用

对主体空间的合理利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土地资源,通过合理计算和分析对水流流速进行把控,尽可能避免生态环境受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通过合理的规划,执行科学的施工方案、严密的施工组织流程等,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建设协调发展。

3.4对生态材料的使用

针对实际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其生态材料主要以绿化混凝土、微生物砌块为主。前者和水利工程传统防护材料存在较大偏差,以其字面概念解读为实现混凝土绿化工作,即绿色植物、混凝土实现有机结合,共同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利保障。后者利用生物的方式完成砌块制作,其中生物类型包含活性炭、骨粉以及植物纤维等,在满足水利工程日常防护功能同时,还具有净化水源的目的。

3.5遵循生态规律

遵循生态规律,是对生态水利工程最好的诠释。其主要利用水自净、生态循环原理,加之水利工程配套项目的开展,在水资源合理运用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例如: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相结合项目,其不仅可实现当地经济水平提升,还可推进现代化农业的进步。

4.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壮大是一项利��利民的举措,但是就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从全局着手,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通过严谨的调查、科学的规划、利用先进的除污技术、河流综合管理等措施,一方面实现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达到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在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其重中之重就是生态因素,在项目管理中融入生态管理,将成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给予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