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广泛推行的今天,我们对于中小学的建筑空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素质教育更加推崇开放式的教育,并且倡导采用多元化理念进行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设计。文章以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空间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中小学在空间模式的设计上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小学;空间模式;建筑;设计
传统教育的主流形式为“班级授课制”虽有它不可替代的优点,但随着信息时代来临和终生教育思潮的兴起,“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暴露出来——学生不分认知水准,统一接收知识灌输,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素质教育广泛开展的今天,我们传统教学采用的班级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背景,迫切的需要作出改变,随着开放式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对于我们的教育空间与环境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于是开放式教育成为教育发达国家的主流形式,学校建筑设计更加多元。学校的整体空间环境要具备灵活性、开放性以及自由行,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营造良好的中小学的校园气氛与学习氛围。
1.内环境设计
对于中小学的教师大小进行设计要保证以学生的人数作为设计的基础,目前在我国的发达地区城市中小学在学校建筑的设计方面,以个别化、小班化教育作为目标,提供了较多的开放性的空间。通过笔者对于部分学校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将小学每个班级人数在25人左右,而中学教室的班级人数则在40人左右的时候往往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率,无论是学生的听课效率、班级归属感还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感情的联络都能够达到最优的组合。也就是说在开放式教育的理念之下,我们进行小学教师大小计算应该以25人一间作为基准而中学教室的设计规模应该以40人一间为基准。但是目前看来,我们国内的中小学为了能够更好的缩减开支以及教师资源本身存在不足,并没有严格的按照人数的要求来进行班级人数的设置,从而给中小学在空间的灵活多变性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相信很快这一局面将会得到改观,而人均教师的面积也势必会增加,目前看来最理想的教室面积应该保持在每生1.6—1.9平方米。因此我们在进行中小学教师设计应该按照此面积来进行设计。
1.1教师空间布局
这里所说的教室空间布局主要包括休闲活动空间和教学空间等相关的功能性空间进行综合的布局,结合中小学的教学方式、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基本的教学内容来进行不同的划分从而更好的体现出中小学教室空间的多样化,例如我们在进行小学教学空间布局的过程当中应该强调将学生教学以及休息的空间来进行适当的搭配,从而为小学生营造出家的氛围;而初中学生的教室空间以及休闲活动的空间则应该适当的采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隔离。以满足初中生本身对于交往方面隐私的需求;而高中的学生由于已经逐步的开始步入成人的阶段因此我们对于其活动以及休息的空间应该参照成人的习惯方式和空间尺度来进行设置,并且进行更加专门化的教室功能以及空间的设置。
1.2教室内的布局
教室内部的设施以及布局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量,第一是传统型教室的布局,比如教室当中必备的课桌椅以及讲台等的设置;第二则是新型教学设备的布局比如多媒体设备的布局以及计算机的布局等等。我们在教室布局的过程当中要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基本需求来进行灵活性的布局。比如在进行课桌的排列时,我们通常会采用排座式的方式来进行,但是如果需要采用合作型的小组教学时,为了能够更方便的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以及互动,我们就可以采用环形的课桌排列方式,这对于增加学生之间的亲密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外环境设计
进行教师外环境的设计主要括对于教师以及辅助空间之间设计以及教师之间的组合模式设计两个方面。
2.1教师与辅助空间的组合
所谓的辅助空建筑要是指整个建筑空间单重的走廊以及门厅等设施。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下,这些设施只是为了进行人流的疏导以及过路使用,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设施还能成为学生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及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进行中小学的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加大对于辅助空间设计的重视,致力于将教室空间与辅助空间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家具有伸缩性的学习场地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园地,在具体的设计过程当中我们通常会采用进一步进行辅助空间面积的加大以及增加相关辅助设施,如:书架、座椅等。
2.2教室空间的组合
传统的教室在组合方面相对的比较呆板,通常都是采用外廊式、内廊式以及单元式、庭院式四中主要的组合方式,但是目前看来这对于满足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对于教师空间灵活性的要求具有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之下,要根据不同教育理念之下的教学方式以及教育内容上存在的不同来灵活的进行建筑空间以及教师的组合。比如我们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通常的交流范围在班级当中,因此,在进行低年级小学教室空间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并且采用适当的方式来进行教师的隔离,从而更好的额保证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具有良好的休息和活动的空间,尤其是能够进行正常的休息活动的空间;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交流的范围上势必会有一定的扩大,交往的对象也不仅仅的局限于本班级的学生,而且还会利用课间来进行游戏或者集体的活动,因此在此类小学生的教室组合过程当中我们应该适当的为学生提供一定共享的空间,比如可以将相邻的两个班级之间的走廊设置为学生课外交流以及学习的空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个性已经开始慢慢成型,并且学生自身也具备了一定的额学习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师组合的过程当中设计完全可以考虑以一个年级为一个单位来进行设置,从而为一个年级的学生提供互动以及交流的空间;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逐步的走向成年化,他们对于空间的要求势必也会更多,因此我们在进行高中教室设置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充分的考虑到公共区域在人流的路线方面进行科学而且合理的设置,增加一些学生聚合以及进行临时会面的场所;另外还需要在教室组合的规模上面进行不断的扩大,以此来增加共享空间以及共享班级的数量。
从适应教学组织模式多样化的角度看,新型的教室组合方式提出的有“聚落式”、“家庭式”或“群集式”等。虽然提法不同但是大同小异,共同点是通过教室的组合来使空间具有内聚性,提高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机会,并且使空间安排和用途都可以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使用效率。教室组合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应进行探索,让学习活动可以向外延伸。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型教育的新理念下,要对中小学的建筑空间设计进行重新定位,以为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新型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多样化教学提供良好的建筑环境,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堂和课外学习交流空间,以培养出全面素质化的新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健.中小学建筑空间设计[J].中国勘察设计,2010(1):29-32.
[2]韩丽冰.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建筑空间灵活适应性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3]杨建德.对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设计研究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178.
[4]志民,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J].南方建筑,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