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颖中共蓬莱市委党校
内容提要:“群众思维”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面对新形势,把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要求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群众思维,全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关键词:群众思维,服务群众
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专利,是革命先辈们正确认识自身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我党的至胜法宝,只有研究了其中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体会到群众路线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的实质意义。群众路线的思维方式归根结底,就是群众思维,即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只有树立了群众思维,站在群众立场,紧紧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与经验,激发进取心和创造力,凝聚中国力量,才能和群众一起圆中国梦走复兴路。
一、“群众思维”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
(一)什么是“群众思维”?
思维决定一个人的言行,领导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要有“群众思维”,即用群众喜欢的语言讲话,站在群众立场想事,从群众利益角度办事。具体理解为:
一要感情上亲近群众。和群众交朋友,拿群众当亲人,就要经常、长期深入群众,知道群众想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这样才能有了亲近群众的感情。有的干部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觉得在身份上产生优越感,摆官架子,有官腔、官味,看低群众,伤害群众,干群关系淡漠。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谈起自己做群众工作的体会时说:“基层群众工作难,但把群众当亲人并不难。”
二要心里面装着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在工作中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毛泽东1934年在中央苏区时期,就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他说:“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小孩子要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他不仅深得广大群众的拥护,而且使自己成为人民的领袖。
三要语言上贴近群众。对群众说知心话、贴心话,不说空话、套话、官话和大话。对百姓而言,能从质朴的语言中受益才是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到各地考察调研,每到一处,都对群众嘘寒问暖,尤其到了农民家里,拧一下水龙头,问一下有没有水吃;拉一下电灯开关,看有没有电用。还有温家宝总理,时常深入基层听民生、察民情,与群众拉家常、问冷暖。他走进帐篷,掀起被褥,关切地询问群众“冷不冷”、“生活有没有困难”。这些体贴、朴实的的话语像贴心的亲人,感动着、温暖着、鼓舞着每一位群众。
四要真心实意关心群众。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现在有的干部一说起群众工作,直摇脑壳,感到头痛,认为难做、烦做、厌做,有的说为群众办事,群众不领情、不配合。究其根本,有些干部想的是政绩、位子,没有站在群众立场考虑问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原局长张云泉,他的观点:“当前一些地方的群众工作难做,核心问题是一些干部将自己和群众对立起来,认为满足了群众的要求,就会触及部门和自己的利益。”做事谋事不体现群众的利益,怎么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二)当前少数领导干部缺少“群众思维”的表现
一是思想上背离群众。一些干部因为没有树立正确地群众思维,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认为自己是干部,与众不同,手里掌控各种执政资源,面对各种诱惑,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蜕变,不愿意接触群众,在心里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不讲理,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对工作没有指导性。
二是工作上远离群众。少数领导干部工作不深入,对基层实际情况调查了解不够,作决策时习惯于下命令发指示。对待工作只求形式不求实绩,甚至不惜损害群众利益,对经济发展确立的思路、政策和措施,更多地着眼于落实上级任务、完成年度目标,过多追求GDP、财政收入等指标增速,过多在乎在全市的排位,对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影响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缺乏深度研究和大胆探索。
三是生活上游离群众。有的领导干部生活追求贪图享受,不愿到基层为老百姓服务,沉迷于灯红酒绿,漠视民生疾苦,听不到群众的呼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不及时解决,给群众办事效率低下,无故拖延时间,有的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情还是难办。有的存在“中梗阻、打太极、踢皮球”现象。
二、“群众思维”在服务群众中落实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注重思想教育,激发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热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同时要有针对性开展革命传统、廉政警示、宗旨观念和发展使命教育,让党员干部在实情实景中受到触动、净化心灵,实现学习教育与身体力行的双促进、双提高。
(二)克服传统思维定式,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思维模式。
在日常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误认为只要没有群众表达诉求、上访,就是和谐稳定,一有群众上访,就会影响社会稳定。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这种僵化的认知模式必须打破,跳出固执的思维定式,学会用辩证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比如蓬莱在这次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群众大走访活动,机关干部、工作人员进农村、进社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掌握社情民意,加强沟通联系,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使各类行政审批做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既为群众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政府公信力。这种从全局性、系统性去考虑,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尊重人的合理要求。
(三)讲究工作技巧,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城镇建设等涉及到拆迁、征地等群众利益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我们不能回避,而且解决问题要公道、公开、正派,“一碗水端平”,突出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学会用群众的语言来与群众沟通,善于倾听。不空谈道理、务实敢干解决问题,多深入群众,多上门走访,多与百姓交流、沟通,多温暖一些家庭,尽可能地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和萌芽阶段,赢得更多的民心。
(四)深入基层搞调研,在谋事决策上突出群众性。
下基层搞调研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不深入基层,就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谈不上从基层汲取改革创新的动力。群众思维讲求务实。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增加收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发,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要求、愿望和智慧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形成领导的决定、办法和相应的方针、政策,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这才是群众思维在基层一线的生动表达。
总之,领导干部按照“群众思维”要求讲话、想事、办事,就永远都不会脱离群众,将永远扎根于群众之中。
参考文献:
1、颜清阳,《“群众思维”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党建研究》2011年11期。
2.徐华,《群众路线与法治思维》,《领导文萃》2013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