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影像诊断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病毒性肺炎影像诊断学分析

华光明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214000

摘要:目的试分析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各随机选择34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参照组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CT及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影像学特点,并总结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肺叶实质、充气支气管征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小叶分布的毛玻璃样影发生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段实质、多发小结病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而毛玻璃样影伴有网织条索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间实质发生率高于参照组,而肺实质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侧单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单侧多叶及双侧肺发生率高于参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在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影像诊断

病毒性肺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肺部炎症,多是由于病毒对上呼吸道进行侵袭并向下蔓延所造成的,患者多以咳嗽、发热、肺浸润以及头痛等症状为临床表现,多发于冬春季节,可成为流行性疾病[1]。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准确判断患者肺炎疾病类型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主要对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表现实施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各随机选择34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参照组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CT及X线检查,并经过病原学检查明确疾病类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5.5±7.5)岁,参照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5±6.8)岁,两组一般资料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胸部CT及X线检查进行分析,归纳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并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归纳。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对研究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中的所有计数资料均选择n(%)表示,计量资料选择x±s表示,所获取的结果分别用x2以及t进行检验。若获取的P值<0.05,则进一步证明了两组间所存在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CT影像学特点

观察组肺叶实质、充气支气管征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小叶分布的毛玻璃样影发生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段实质、多发小结病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而毛玻璃样影伴有网织条索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CT影像学特点情况[n(%)]

3讨论

病毒性肺炎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肺炎类型,主要病因就是机体遭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并且出现了感染下行,并且此疾病可通过飞沫传染,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症状,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因此而延误病情,使病情出现恶化。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与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较轻微,起病缓慢,患者可伴有咳嗽、乏力、发热、头痛以及咳痰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经X线检查提示肺部炎症部位呈片状、斑点状阴影,病程通常维持在1-2周左右。而存在免疫缺损的患者,会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症状,通常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会出现心悸、发绀、气急甚至极度衰竭,并且由于肺泡间质及内部存在水肿,病情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体检可见肺部湿罗音,X线可见肺部呈弥漫性结节性浸润。而从本次研究中发现,病毒性肺炎影像表现普遍具有以下特征:经CT影像表现呈多样性以及重叠性,段的实变改变、小叶性肺炎改变、叶分布的毛玻璃样影以及弥漫毛玻璃样影伴有增浓的间质改变均为病毒性肺炎的常见病变类型,病变分布多以中心向外围扩散,同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叶中心结节、以小叶中心分散分布的“树芽征”以及间质增厚及纤维化[2]。病毒性繁衍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多为小叶分布的毛玻璃样影、毛玻璃样影伴随网织条索,并且可并发段的实变、多发小结节病灶以及充气支气管征。并且肺间质是病毒性肺炎的主要发病位置,就是患者肺泡间以及细支气管的结缔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充血水肿症状,进一步使肺泡壁出现增厚,但是肺泡腔的炎性改变较轻微,渗出了少量炎性细胞以及浆液[3]。而肺实质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变位置,以及支气管肺炎以及大叶肺炎为常见症状,并且肺泡和细支气管内有炎性分泌物存在。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病毒肺炎的肺叶实质、充气支气管征、毛玻璃样影伴有网织条索、段实质、多发小结病灶以及毛玻璃样影伴有网织条索低于细菌性肺炎,而病毒性肺炎患者小叶分布的毛玻璃影、肺间实质高于细菌性病毒,但是单侧单叶发生率低于、单侧多叶及双侧肺高于细菌性肺炎。由此表明病毒性肺炎虽然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特征,但是通过借助影像学检查,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娜.病毒性肺炎影像诊断学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324-325.

[2]肖永龙.病毒性肺炎的诊断学特征简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1):1-3.

[3]向志,谢茂峰,贺兼斌.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胸部CT特点、临床表现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