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冯君伸

冯君伸(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接受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不断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大学生作为整个教育的主要接受者,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就逐步成为以人为本的主要方面。要实现这一目的,一定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和谐,社会稳定的大事。为此,应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解决。

1就业问题

高校毕业生是否充分就业,是事关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校园稳定、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就业难”现象。对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实际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如不断完善就业指导和相关的信息服务;不断扫清诸如户口限制等方面的就业障碍;采取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或到基层就业,等等。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但要确保未来良好的就业局面,还必须在稳定招生,适当调整专业方向和专业设置,扩大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下功夫。最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与社会对各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存在着不平衡现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以及广大乡村仍然需要这些方面的人才。事实上,目前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并非绝对过剩,对于这些地区而言,仍然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教师。据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70%左右到东部沿海或一些发达地区就业。到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以及乡村就业,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缺乏必要的文化与精神生活,保险、医疗等应有的待遇难以得到保证。提高和保证到艰苦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的物质待遇,实现待遇公平,以此吸引大学生们到这些地区就业,这不失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工作原则的具体表现。

2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实现教育公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关心和帮助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经济贫困不仅仅使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它还剥夺了一些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在许多方面限制了其能力的发展,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几年,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收费政策的全面实施,家庭经济贫困学生问题也日益突出。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着手从三个方面尝试逐步解决:

一是完善家庭贫困学生评估制度和方法,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受到资助和帮助。

二是拓宽渠道,尽量扩大资助范围。

三是是将家庭贫困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帮助家庭贫困学生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是对他们最大的关怀。这无论对于家庭贫困学生的家庭、本人,还是对于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都是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

3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修养问题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最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所造成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比较大的危害,给家庭带来痛苦,并在学生之间造成恐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普遍压力都比较大。重压之下,人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压力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之间的障碍、抑郁、强迫症和自卑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出现出走、自杀等危害社会和公民生命财产的事件。针对这一问题,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法是调动每一位教师关心、关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频繁、最广泛、最直接。如果每一位教师都关爱学生,以学生家长、兄长的身份对待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一些因为心理问题造成的恶性事件。对于学生过错行为的处理上,也要注意处理方法,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避免因为处理方法不当而导致不良的结果。

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主流是健康的,是积极向上的,但伴随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大学生不可避免的在思想和道德上产生迷茫和困惑,加上国外腐朽思想的进一步侵蚀,以各种隐蔽的形式在大学生之间传播开来。鉴于当前复杂的形式,必须以大学生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不能用强制性的命令式的方式,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贴近思想、贴近生活。

4学风问题

学风是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培养。优良的学风是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氛围和推动力,既可以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又可以抑制不良的习惯、倾向、风气的产生和发展。目前,高校的学风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极个别不良现象。确实有少数同学学习纪律涣散,经常迟到、早退、逃课、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考试抄袭,学习观念淡漠,学习缺乏主动性。这些个别不良现象如果放任自流,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会严重下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学风和校风。加强学风建设,是形成积极进取、求真务实校风的前提。要加强学风建设:

一是要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要加强文化教育活动的物质设施建设,发挥好图书馆、实验室、教育设备、教育基地的作用。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

如学习中的竞赛活动、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形成人人爱学习,人人讲学习,人人在学习的浓厚氛围。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课,丰富了教学途径,提高了学生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师生们普遍的欢迎。

作者简介:冯君伸,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