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东昌小学胡水凤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内容是小学里教学中较为抽象,逻辑思维性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的一种基础知识,由于受各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共性错误。若仅靠记忆公式或框式,仅靠枯燥的机械的重复训练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动手操作、初识模型,分清体积面积和棱长
建模教学的重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的认识与建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做、比、猜、验证”的方法,在“做”长方体的框架的过程中,通过“比”:建长方体模型小棒的长度感知棱长关系并猜测棱长公式(4a+4b+4h),并和平面图形中的周长建立联系,并验证猜测,通过大胆猜想感知平面图形中的面积与表面积的关系。通过“画”长方体,把模型建立在学生的头脑中。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棱长、表面积、体积的模型,能分辨实际问题中,需要求什么内容,并为后一阶段的运用做准备。
二、组合教材、找准对应量、运用模型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变式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几个模型的组合运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变,多变归一的变式练习,让分散的知识点趋于系统化,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本质关系,揭示解题规律,并提炼解题模型,帮助学生学会模型判断。重。
①模型1:V=abh:
变式一:
已知一个长方体游泳池的长是15米,宽10米,深2米,在池底铺上一层碎石,已知碎石厚0.2米。问游泳池实际能蓄水多少?(在运用体积模型中,找到模型相对应的高)
变式二:
在一个棱长在一个棱长为24厘米的正方体鱼缸中放入一石块(石块完全侵入水中),水面上升了1.5厘米,这个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头体积)
②模型2:C=(a+b+h)×4
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它的棱长和是多少?
变式一、用彩色丝带包扎一只长7分米,宽5分米,高2分米的纸箱(连接部分忽略),这根丝带最少长多少?
③模型三:S=(ab+ah+bh)×2
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变式一、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变式二、把一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让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巩固评价、运用模型,探究发现
教师要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模型去发现或者创造。
“模型”思想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构建数学原始模型,并把模型中的原理运用到时间操作中去,让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同时在孩子构建模型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在解题中,体验数学“分散而聚集”的模型美;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分而不离”的连续美。
总之,只有在教学上,更好的引导用“建模思想”来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上,更好的利用“模型思想”,才能更易的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