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影像学表现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X线、CT影像学表现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

田磊

田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早期无症状肺癌16例,对其影像学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早期肺癌X线为斑片状、小结节状。CT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轻度分叶状肿块,小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大多直径在1.5~2cm。无纵隔淋巴及肺门转移,且临床症状不明显。结论熟悉并掌握上述征象是提高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表现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140-02

肺癌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日益严重,肺癌的上升幅度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可使患者存活率提高80%,因此肺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笔者收集16例经病理证实周围型早期肺癌的影像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早期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病理来源收集近年来资料完整的周围型小肺癌(早期)16例,其中低分化腺癌12例;鳞癌4例。男14例,女2例。年龄41~76岁,平均58.5岁。诊断标准DR发现肺内小斑片状阴影,伴或不伴有肿块形成,均行CT检查,手术或活检穿刺病理证实。

1.2DR发现病变后,行CT7.5mm扫描,对感兴趣的区域行2mmHRCT扫描。扫描条件120kV、160mAs,1~2s扫描,肺窗宽2500HU,窗位-450HU;纵隔窗宽500HU,窗位+20HU。

2结果

16例中,3例患者因有干咳并胸背痛就诊发现。13例为体检发现病变。

2.1部位右肺10例,其中上叶4例,下叶3例,中叶3例。左肺6例,其中左肺上叶5例,下叶1例。

2.2X线、CT基本征象本组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X线平片的特征为:胸片能显示1cm以内的病灶,若<1cm常表现为浸润性炎症样改变;1~2cm时,多为斑片状影。>2cm时常表现为结节状、球形病灶。CT的基本形态学多表现在肺叶或肺段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其特征为:分叶征、斑片状,短毛刺征,圆形或不规则小泡状阴影,边缘轮廓较清晰、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这些征象反映了肿瘤的生长方式和周围的病变不同时期的病理过程。16例病灶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特征、边缘及周围的改变中,以斑片状模糊阴影及分叶征、形状不规则出现率高。

3讨论

3.1影像学诊断方法目前CT检查方法简便,密度分辨率高,一般CT扫描不能显示小的病变及结节内部的细小结构,HRCT对细小病变显示较普通CT更清楚,采用薄层、骨窗数字重建和视野缩小,提高了影响空间的分辨率及清晰度,可清晰地显示肺内肿瘤结节的密度、边缘并便于肺血管和支气管的关系,还易于确定有无胸膜转移。

3.2X、CT基本征象及临床特点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X线平片的特征:胸片能显示1cm以内病灶,若<1cm常表现不规则浸润性炎症样改变;1~2cm时,多为斑片状影;>2cm时常表现为结节状、球形病灶。CT的基本形态多表现在肺叶或肺段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肺门或纵隔内可见淋巴结肿大,其特征为:分叶征,斑片状,短毛刺征,圆形或不规则小泡状阴影,边缘轮廓较清晰,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本组病例中最大直径为2cm。这些征象反映了肿瘤的生长方式和周围的病变不同时期的病理过程。

3.3鉴别诊断

3.3.1结核球多边缘光滑,无细短毛刺,多有钙化或偏心空洞,常可见卫星病灶,这些特点可与肺癌鉴别,与结核鉴别暂时有困难的病例,可用抗结核药物做诊断性治疗。

3.3.2炎症结节病变笔者认为,在CT图像上观察以下几点,有助于从形态上区分炎性团块和周围型肺癌:(1)测量病灶的横纵径,炎性病变纵径明显大于横径;(2)分别观察病灶的纵隔窗和肺窗,炎性病变肺窗的面积明显大于纵隔窗;(3)观察比较相邻多个层面,炎性病变中心层面与边缘层面大小不成比例,且病变形态变化明显。

笔者认为早期周围型肺癌因癌肿直径太小,且又无影像学特征表现易于漏诊或误诊。故根据本组经验对诊断小肺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高质量的X线胸片。曝光不足或过度曝光X线胸片均不利于小病灶的显示;(2)熟悉小肺癌X线征象。周围型小肺癌段表现多发性小结节影,边缘模糊、斑片状影,周围可以有毛糙,可伴有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注意血管重叠处是否存在异常病变。故当肺内一旦出现斑片状、模糊、小结节影伴有毛刺,不论其有无纵隔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肺癌的可能性大。若能结合临床并全面观察分析X线、CT征象可减少误诊,对个别表现不典型者可做CT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增强特征对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注意动态随访观察,随访时间不应过长,一般不超过3个月,一旦发现阴影增大,应及时手术为妥。

参考文献

[1]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12-514.

[2]李铁一.胸部疾病CT诊断.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