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崇宁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70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整体辩证治疗脾胃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109例脾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西医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抑酸、消炎、促进胃肠蠕动等治疗,中医组53例患者进行辩证分型,给予对症辩证治疗,并配合情志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对症状缓解情况、疗效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随访3-1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4.34%;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1.0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医组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西医组(P<0.05)。随访期间中医组复发率为3.77%,明显低于西医组(x2=7.6243,P<0.05)。结论:中医整体辩证因人、因时、因地施治,是中医治病大法。通过对机体的调理,有效地缓解了患者临床症状,同时降低复发。
【关键词】中医;整体辩证;脾胃病;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003-02
脾胃病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以发病率高、容易复发为主要特点。随着脾胃病因的探明,西医以抑酸、清除HP为主[1],使脾胃病短期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中长期效果欠佳,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也难以维持。传统中医学认为脾胃病虽病在胃,但与脾、肝等脏器关系密切[2]。本研究遵循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53例患者采用整体辩证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明显,并降低了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109例脾胃病患者,经胃镜检查,分别为慢性胃炎92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西医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抑酸、消炎、促进胃肠蠕动等治疗,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4.8±14.1)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2±3.0)年;中医组53例患者进行辩证分型,给予对症辩证治疗,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3±13.4)岁,病程3.3-15年,平均病程(8.4±3.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西医组治疗方法:本组56例患者均根据脾胃病类型分别给予抑酸、清除HP、消炎及促胃动力治疗,包括奥美拉唑三联治疗,12例患者联合胃动力药物,疗程四周。治疗期间忌烟酒。
1.2.2中医组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辩证原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型,本组53例患者共分为脾胃虚寒、肝胃气滞、寒热结胃、胃阴亏虚四型,分别给予不同的组方治疗;22例脾胃虚寒型患者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主药为黄芪30g,白术15g、白芍15g、党参15g、苍术12g、茯苓15g、桂枝10g、陈皮10g、大枣15g、甘草6g、生姜6g,上腹部疼痛缓解后给予补中益气丸和香砂六君子丸;13例肝胃气滞型患者给予逍遥散合柴胡疏肝汤加减,主药为柴胡10g、陈皮10g、香附6g、木香10g、枳壳12g、青皮9g、白芍15g、甘草6g,2例胃酸过多者加牡蛎、煅瓦楞、乌贼骨等,症状缓解后给予健脾丸、逍遥丸;12例寒热结胃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主药为半夏10g、黄芩15g、干姜10g、党参15g、甘草6g、黄连5g、茯苓15g;6例胃阴亏虚型给予叶氏养胃汤加减,主药为沙参30g、太子参30g、白芍30g、乌梅15g、扁豆15g、石斛15g、山药15g、五味子15g、山渣30g、甘草6g、陈皮10g、枳壳15g,3例血虚者加当归、红花。每日1剂,分三次服用。在诊治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开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疗程4周。治疗期间忌烟酒。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与疗程结束时对患者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反酸烧心、腹胀情况进行评价,采用4级评分法。0分:无症状;1分:提醒时有轻微症状,2分:有症状,但对工作、生活无明显影响;3分:症状明显,且影响生活、工作。所有患者均随访3-12个月,记录复发情况。
1.4疗效评价
治愈:所有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正常;有效: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胃镜检查病灶好转;无效: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胃镜检查病灶无变化[3]。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且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中医组治愈8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94.34%;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1.0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脾胃病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2.2治疗前后症状比较
两组治疗前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医组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脾胃病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例,±S]
注:和治疗前比较,*表示P<0.05。
2.3复发情况
随访期间中医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77%,西医组复发13例,复发率为23.21%,中医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医组(x2=7.6243,P<0.05)。
3讨论
脾胃病在中医上称为胃脘痛、痞满、吞酸等。我国的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在治疗时无不给予高度重视[4]。《脾胃论》曰:“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又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5-6]。可见脾胃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本研究根据中医辩证原理,将53例患者分为脾胃虚寒、肝胃气滞、寒热结胃、胃阴亏虚四型,脾胃虚寒患者表现为脾胃阳气虚弱,寒从内生,大多因为饮食不节所致,喜食辛、辣、生、冷,因此而积冷成寒[7-9]。在治疗时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方中黄芪、茯苓、党参等益正健脾,生姜、桂枝温中散寒,症状缓解后给予补中益气丸和香砂六君子丸可巩固疗效;肝胃气滞型表现为气滞、湿阻、血瘀,患者多因情志不畅,导致气机阻塞,气滞肝郁,致脾胃失和降所致,出现肝胃气滞之症[10],在治疗时给予疏肝理气活血药物如柴胡、香附、木香等,症状缓解后给予健脾丸、逍遥丸巩固;寒热结胃、胃阴亏虚型患者分别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和叶氏养胃汤加减,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采用情志治疗,对患者进行在诊治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现代医学已阐明了脾胃病的病因,认为本病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一是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组织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损伤[2];二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三是遗传因素;四是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五是吸烟、不良心理等生活行为;六是环境。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以抑酸、清除HP、消炎及促胃动力为主,短期疗效显著。本研究中西医组与中医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和94.3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提示中医整体辩证治疗短期优势不明显。但本研究进一步对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医组在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反酸烧心、腹胀各症状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西医组。随访3-12个月,两组复发率分别为中医组3.77%,西医组23.21%,中医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医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提示中医整体辩证治疗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并可降低复发。
参考文献:
[1]李新霞,陆建峰,孟红梅等.本体在中医脾胃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2):151-155.
[2]姚春,赵炜.从"治未病"谈脾胃病的防治[J].四川中医,2008,26(5):17-18.
[3]范婷,李守然,张根腾等.中医气机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5):512-514.
[4]宋巧梅.经方治疗脾胃病的临床运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263-264.
[5]王万刚,马杰,陈江南等.吴复苍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特点[J].天津中医药,2011,28(5):364-365.
[6]郭元敏,徐有水,刘日才等.试述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0):718-720.
[7]李晶,赵莉娟,崔长虹等.老年脾胃病诊治心得[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2):1064-1065.
[8]冯玉斌,刘双秀,张培红等.浊毒理论在脾胃病与肝病中的应用现状[J].河北中医,2012,34(3):466-468.
[9]谢胜,周晓玲,税典奎等.“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脾胃病防治模式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2):122-125.
[10]邓天真.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0):62-63.
作者简介:
覃崇宁,(1966-),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科主任,研究方向: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