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沈叶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沈叶鹏

沈叶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裂缝防治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代土木工程施工中所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技术,也是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事实上,建筑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包含技术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等多项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每一项,才能够逐步实现这项技术的科学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相关质量主体应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管理水平,促进混凝土施工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问题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还拖延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在混凝土的预防和控制问题上,施工单位仍需改进和完善。很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期缺乏对混凝土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在整个生产进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不当或施工条件控制不足,使得很多的建筑实体出现一定的裂缝,这样会给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在温度裂缝、预应力裂缝等上,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都缺乏良好的技术来对裂缝进行控制和修补,这样对整个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标准对建筑工程的要求。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问题

混凝土浇筑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是重大的。目前,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在建筑工程的一些筏板基础、剪力墙等程序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的不合理,使得这些环节存在了一定的质量问题,在后期的质检过程中很难满足监理的要求,进而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混凝土建筑的技术人员在浇筑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使得整个浇筑过程显得很不科学,浪费了很多的混凝土资源,这样对节约成本,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也是不利的。

3、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问题

混凝土的养护是保障整个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维持良好状态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很多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养护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对一些细节的注重程度还不足,这样的现状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养护上面,施工人员没有仔细考虑到前期水泥水化过程中整个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以及力的变化情况,没有针对相关的变化而作出有针对性的养护工作,使得混凝土在浇筑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裂缝或者变形之类的情况,这样无法体现出混凝土养护技术的真正作用,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控制和保障。

二、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针对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现根据以下方面研究如何加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问题:

1、如何让选择原材料与混凝土搅拌

为保证的施工质量,原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对进场材料要选择,符合各项规范要求方可使用。

①水泥:选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适当掺加粉煤灰。根据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高标号混凝土,为了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在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外掺粉煤灰,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并延迟水化热高峰期的到来,有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避免温度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②碎石:选用级配较好的花岗岩碎石,粒径为10~3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且不得含有有机杂质。③砂: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超过2%,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得少于15%。④外加剂:选用具有缓凝系减水剂和膨胀剂,从而降低水灰比。

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整个施工技术也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常混凝土的搅拌都是在搅拌机的作用下进行的,但是依靠搅拌机和操作工还是不够的,需要施工单位在搅拌工艺中去制定整个混凝土的搅拌制度,具体而言,就是搅拌的顺序、搅拌的时长以及一次投入搅拌的混凝土量。在搅拌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混凝土搅拌工艺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标准来进行,这样才能够形成质地均匀的混凝土。进行良好的混凝土配料和搅拌能够保障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2、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及流程

混凝土的施工可根据一次浇注方量、浇注种类、混凝土供应情况、气温、机械及人员等情况,每个自然层采取分两次浇注或一次性浇注的方法。其具体方式及流程如下:主体结构中每个自然层作为两个施工段:浇筑柱、核心筒墙混凝土(混凝土浇至梁底向上15mm处)→安装梁、模板,梁板钢筋工程+浇筑梁、板混凝土。每个自然层作为一个施工段,即柱、核心筒墙、梁、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浇筑核心筒墙→浇筑柱混凝土→浇筑梁、板混凝土。

在采取一次性浇筑时,虽然加快了工程进度,但往往不易控制浇筑速度,如果在柱、核心筒墙混凝土浇筑到梁、板底后就立即进行楼面梁、板混凝土浇筑,未能充分沉实,容易造成柱、墙混凝土在梁、板混凝土浇筑后继续沉落,从而易在该处发生裂缝。因而柱、墙混凝土与梁、板混凝土宜采取分两次浇注的方式进行。

3、建筑混凝施工中的裂缝防治方法

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受到气候因素或者施工工艺以及设备的影响,很可能出现裂缝或者其他施工现象与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讲,上述现象变得更加普遍与明显。因此,鉴于以上这种情况,在施工时,要对当时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季节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与研究,根据具体的不同的条件,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方法做相应的变化与调整,在必要条件下,可以辅以外加剂以减少甚至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现下,对于一般情况下,如果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通常的处理方法与应对手段便是进行时候的修复与填补。但很显然,这种事后处理的方法势必影响到整体混凝土的质量与稳固性。要保证在建筑中的施工工艺达到标准与要求,必须使相关的施工人员提升本身的技术能力与水平,使他们真正掌握提升混凝土粘附力与强度的方法与策略,了解添加外加剂的技巧与比例,增强混凝土的粘附韧性,在不损失混凝土墙体美观的前提下,对混凝土调控比例进行分析。

4、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为防止混凝土工程出现开裂情况,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必不可少。首先,由于某些基础混凝土截面尺寸较大,混凝土水化热大,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细微裂缝,模板拆除后,在混凝土表面及时包裹一层塑料薄膜用透明胶带临时粘紧,既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又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色差。同时为了缩小混凝土内外部及与环境的温差,采用电子测温仪对混凝土进行内外部及环境温度的测温工作。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差大于20℃时,混凝土柱浇筑完毕后在柱外侧搭设全封闭防护棚,根据测温情况,确定棚内是否需要加热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d。

其次,由于施工现场气温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混凝土会加快内部水分蒸发的速度,但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还不是很稳定,因此极易产生开裂或物质离层现象,而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极剧变化还很容易引发水热化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完成后立即采取养护措施,养护过程主要是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控制,经温度变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养护时间要根据不同混凝土原料配制状况进行合理掌控。

结语

目前在国内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混凝土的搅拌、浇筑以及养护上面的施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化和技术化,因此需要施工单位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中,只有强化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才能够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小华,王志豪,李春贵.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浙江水利科技,2009,(02).

[2]杨竸.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几个技术问题.[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3]梁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J].工程建设资讯,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