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市雄县中学作者:杨宁071800
摘要:高中语文古文教学中,名词用如使动意动是同学们最容易困惑的语法,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12(试验修订版)教学内容和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本文就名词意动使动用法做一分析。
关键词:古文名词使动意动区别
我们为什么学习文言文,这恐怕是众多学生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当然,因为历史年代的久远,古文的文言句式和现代白话文有一定的差异。要了解古文,必须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12(试验修订版)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内容和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见附录一)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高中语文教学中名词用如使动意动便是其中一例。
《烛之武退秦师》①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左传里的小短文记事清楚,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很值得我们去学习。课文里有一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阕秦,将焉取之?”课本注释是“在东边使郑国成为自己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做动词。”这里“封”指疆界,显然是一个名词用作使动用法。而在配套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里是这样翻译的:“现在它把郑国当做东部的边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这里又把封作为意动用法。我们在教学中同样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翻译成“在东边把郑国当成为自己的边境。”当做意动用法,其句子也说得通。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是正常的学术分歧,还是采取中庸的看法,而对两种解释予以默认?到底应该是使动还是意动呢,还是都说得通呢?这只是大家的疑问,一个名词显然既不能同时是两种用法。我认为必须有一个合理论证来给一个解释。于是我查了一些资料,试图做一个可行性的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来分析一下名词用作意动使动的定义。在郭锡良、唐作藩等人主编的《古代汉语》②1996年版里有这的解释:“古代汉语里名词也有用作使动的,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和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吾见申叔,夫子所谓死生而肉骨也。例一“王我”是“使我成为王”。例二是更典型的例子……“生死”即“死者复生的”;“肉骨”即“使白骨生肉”,也就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从定义上看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成为什么,强调的是现实意义,当然更重要的是从情感意义上分析他跟应该是对宾语的肯定亦或是夸张式的肯定。而名词用如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例一是说,“[国君]把它看作夫人,我可以不把它看作夫人吗?”例二“无君君之心”是指不把国君当国君。总之,对于意动用法,要把握住他所表示的认为这个意义特点,这样,就可以把它和表使令意义的是动用法区别开来。作者这里强调“认为”这个意义其实也明确指出意动不仅在定义上有看做的意思,从更多的情感意义上分析它应该是对宾语的主观认识,含有的是虚拟成分。这样我们来分析《烛之武退秦师》那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阕秦,将焉取之?”因为这句有一个大的前提是“秦晋围郑,郑既知道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军敢以烦执事”是烛之武的一个假设,然后才提到这句,当然是虚拟的。根据我们的规则,我们翻译为:“(晋国)在东面把郑国作为自己的边境,又要在西边扩张自己的边境,如果不再削减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呢?”把封作郑国作为自己的边境看,这只是一种假设推理,没有实际意义,当作意动来看。而使动用法翻译成:使郑国成为自己的边境。就有了肯定的现实意义,这与原文是不符合的,原文烛之武只是做了假设。因此我认为这应该是意动用法。同样,例子: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按我们的分析,项羽兵败,在“胜者为王败者寇”的观念下,项羽虽为西楚霸王,此时已为流寇,但流寇也是失势的王,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谈不上江东父老使不使他称王,而是把不把他当成大王。我们应这样翻译:“纵使江东父兄可怜我而把我当作大王来看待,我又有何面目见他们?”这样从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来看,更合乎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补充结论:名词意动使动用法区别,除了看它们的区别意义之外,还应考虑它们的情感意义,使动的情感意义应该是对宾语的肯定亦或是夸张式的肯定,意动的情感意义是对宾语的主观认识,含有的是虚拟成分。
参考资料:
①《烛之武退秦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②《古代汉语》郭锡良、唐作藩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