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87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1

黄芪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87例临床分析

李广晨

黄芪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87例临床分析

李广晨(黑龙江省明水县人民医院黑龙江明水151700)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178-02

【摘要】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血脂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目的在于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功能,减少尿蛋白,纠正病理生理的异常,阻止或延缓肾脏纤维化过程,保护肾功能。糖皮质激素具有抗凝及免疫抑制作用,能减少尿蛋白滤过,促进肝内蛋白合成,故能有效治疗肾病综合征,但单纯激素治疗,疗程长,易复发,且副作用大。因此,本文通过黄芪联合灯盏花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提高免疫力,改善高血脂,降低蛋白尿,提高血浆白蛋白,从而达到促进肾病综合征的缓解,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黄芪灯盏花素肾病综合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取我院近5年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8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18~65岁;病程7~42月。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6~58岁;病程9~30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标准的激素治疗,强的松起始量1mg/(kg·d),晨一次顿服,剂量服满12周后,每2~3周减原量的10%,至20mg/d时缓慢减量,至10~15mg/d时作维持量服半年至一年,后缓慢减量至停药;对激素依赖及疗效不满意者(部分缓解及无效病例)加用环磷酰胺(CTX)共8g静脉或口服。治疗组在治疗起始予黄芪30ml、灯盏花20mg加入5%葡萄糖200ml,日1次静点,14~20天为1疗程。

1.3观察方法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Alb)、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蛋白(LDL)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治疗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Alb、血脂均有显著变化,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Alb、LDL有显著变化,两

组治疗后比较P<0.05。两组变化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变化情况(X±S)

治疗组对照组

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24h尿蛋白定量(g)3.9±1.10.2±1.14.0±1.20.5±0.3

Alb(g/l)22±2.342±2.124±1.335±1.1

TC(mmol/l)8.7±2.66.6±1.78.8±2.57.7±1.9

TG(mmol/l)3.0±0.61.3±0.53.1±0.72.0±0.6

HDL(mmol/l)1.14±0.212.24±0.541.07±0.241.63±0.24

LDL(mmol/l)7.2±1.63.9±1.07.3±1.64.3±1.7

2.2两组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的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经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

2.3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讨论

黄芪作为传统中药在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在治疗PNS中,黄芪具有如下功能:(1)黄芪注射液促进抗体免疫反应,改善机体对抗原的清除力,帮助肾小球基底膜修复[1];(2)黄芪能保护红细胞变形能力,修复和激

活损伤红细胞,减少尿中红细胞的排泄;(3)促进肝脏蛋白合成,降低蛋白尿,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4)黄芪有直接利尿作用,使浮肿减轻;(5)改善血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高凝状态。(6)据此,黄芪能延缓肾小球硬化,增加肾脏的血液灌注,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保护肾功能,与本治疗结果是一致的。

灯盏花中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灯盏甲素和灯盏乙素。黄酮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使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灯盏乙素有减少血小板计数,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作用。灯盏花是氧自由基清除剂,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存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其作用机制主要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液灌流量,从而改善微循环和代谢,减轻肾小球细胞及肾小球基底膜损伤作用,减轻肾

脏的病理变化[2]。

本文通过应用黄芪和灯盏花注射液联合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比单用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低蛋白血症,高血脂,从而缓解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的进展。观察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沈良兰.黄芪注射液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证体会.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2003,7(4):420.

[2]黄各宁,陈积优,张镁元.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J].新中医,2006,38(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