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积极将国防领域的先进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现阶段我国国防工业拥有了大量的军工技术成果,迫切需要一整套适用于军转民用的政策制度建设体系来进行转化,加速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本文以某国有研究所二十年的军民融合发展为例,探究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如何形成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实现新作为,使得国防工业深度融入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民品产业规模发展。
[关键词]十九大,军民融合,规模发展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内容,我们认为: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仅需要能够持续推出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创造市场需求的创新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壮大产业发展规模的创新体系。通过推动创新体系建设,带动创新技术发展,从而完善整个创新链条。在全球经济市场一体化、资源配置全球化、国际分工专业化和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国防科技工业向国民经济融合,与民用产业互补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二军民融合的内涵
军民融合的核心本质为:打破军民分立界限,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合理的优化配置全体的军民资源,将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寓于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之中,构成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使之既能为国防建设服务,又能为国民经济服务。
军民融合的根本目的为: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益,用一份投入获得两份产出,提高可持续的发展,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军民融合的运行机制为:在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背景下提出的,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行政计划只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调控,以公有制为主体,融合多种所有制形式,打破专业分工,形成发展合力。
三军民融合发展简析
(一)研究所简介
某国有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隶属于国资委管理的十大军工央企集团之一,是我国从事军事电子、信息产业等综合电子信息技术研制、生产、集成的国家一类研究所。注册资本7418万元人民币,现有总资产逾172.6亿元,年收入约120亿元,员工3000余人。
(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研究所立足“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逐步做精做强民品产业。
(三)军民融合发展基础
经过五十多年的长足发展,研究所在行业内和省市范围内,形成了明显的品牌影响力和穿透力,技术研发能力的高度具有相当的优势,有一批技术能力强的人才,这是民品发展的基础。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研究所又针对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奋斗目标的提出,着力加强了自主创新,提出了“板块发展、精明增长”的思路,以现有研究和产业能力为基础,以现有精干科研人员为主体,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与配置优化,外部扩张与合作,打造自主创新板块;瞄准国防安全和国家公共安全的核心需要,积极吸收民用工业化成果,组建军品产业化、系列化、集成化的装备供给板块;以引领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上市公司为龙头,以兼并、收购、重组为手段,通过积极的资本运作,实施国际化、集团化发展战略,壮大军民两用产业板块。这一思路也得到了国防科工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被誉为国防科研院所改革的方向。
(四)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支撑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化体制、机制比较落后。研究所属于中间事业、两头企业、具有浓厚军工背景和文化的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受制于上下各种因素的制约,股权多元化改革道路艰辛,难以形成核心团队与企业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荣辱与共的联结纽带。
2、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顺畅流程尚不健全。研究所的军工科研生产体系,对发展民用产业并不完全适应。容易造成投资决策过程长,导致市场机会的丧失、新产品研发周期长,进而导致新产品和市场脱轨等问题。
3.市场与企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缺乏一流的市场营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级复合性人才。
(五)军民融合发展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所实施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1.强化战略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目标和明确清晰的实施方案路径。初步形成了“规划一批、转化一批、做好一批”的产业发展实施路径,和“战略规划、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的产业发展管理模式。
2.规范产业投资活动,理顺投资管理流程。制定《研究所产业投资决策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投资管理体系,确定了投资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项目遴选、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阶段,统一投资决策平台和评价指标体系。
3.建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不断吸引、优化各类人才,通过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措施,使员工的创造能力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4.积极探索和建立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平台,进行股权多元化改制试点,积极将军工技术和业务向民用产品市场转移。
5.通过资本运作和孵化成长,寻求多种产业发展途径,与优势互补企业联合,带动自身快速发展。
(六)军民融合发展的成果
经过多年发展,研究所的民品产业整体已形成一定规模,逐步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7家控股子公司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平台,“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收入21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4.5%。民品产业收入占全所收入的60%以上;经营业绩实现迅猛增长,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速,现代企业管理改革成效显著,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显著,解决社会就业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综合效应明显提升。
三军民融合的未来发展路径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在研究所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为目标,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军民用技术、人才、资源的双向流通,全力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加速形成产业集聚,助力研究所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二)推进五项重点任务
1、制定发展规划
加强对国家、上级机关和地区军民融合政策研究,滚动修订《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确定方向目标、思路、机构、关键机制、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
2、完善政策体系
制定出台《军民融合产业扶持政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使用办法》、《军民融合产业团队激励及奖惩方案》、《关于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人才流动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
3、组建专业队伍
组建掌握行业发展动向,熟悉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结构合理、市场敏感、技术过硬、能力突出的创业团队;专业细分、意识到位、熟悉企业运营流程的服务保障团队。
4、整合资源平台
加大硬件资源投入力度,整合军民共用的实验室、试验仪器、测试设备、生产线等硬件平台;重视软平台建设,整合军民标准库、人才库、技术库、产品库等信息资源,保障军民融合高效进行;在资本层面、产权层面建立产业链的联结,形成利益共同体。
5、优化产业布局
对现有关键技术、重点产品进行梳理,识别军民融合转化的重点业务,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先扶持,积极引导产业发展;通过技术合作、特许授权、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引入外部技术、产品、人才等,使之“参军有道”,服务研究所军民融合发展事业。
四结束语
研究所的军转民用产业整体发展趋快趋好,战略和目标定位清晰,实施路径大致形成,目前迎来了民品发展的大好良机,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再一次站到了关键节点上。依托现有产业集群,借力省市扶持政策,采取“企业主导,地方支持”的方式,统筹内外部资源,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军民融合示范高地,有利于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