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张瑞华

张瑞华(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浅谈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收治的34例患者资料。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康复率高,34例患者中已经有32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精心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早日获得健康。

【关键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243-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34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

1.2方法与结果对我院收治的34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制定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我院对患者无微不至的护理,有32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现留院继续接受观察护理。

2护理措施

2.1生理方面

2.1.1提供安全良好的环境安置患者于重病室,必要时设专人护理,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加设床挡或约束,防止患者坠床和跌倒。病室环境应该温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和噪声。

2.1.2加强对原发疾病的观察与护理根据病情需要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缺氧程度、尿量等。避免和预防诱发因素,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状态。

2.1.3饮食护理结合原发疾病的情况,为患者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同时注意水分的摄入,对吞咽困难、呛咳、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以保持营养代谢的需要;为患者创造清洁、舒适的进餐环境,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督促患者细嚼慢咽预防噎食;在不影响治疗与病情许可的前提下,提供患者喜爱吃的食物,以促进食欲。

2.1.4睡眠护理评估导致病入睡眠障碍的具体原因、程度及目前的睡眠状态,并尽量减少或去除影响患者睡眠的诱发因素;为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日间为其安排适当的活动,如定时做早操、看电视、散步、读报等,以减少白天卧床、睡眠的时间,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避免睡前兴奋或多次排泄而影响睡眠质量,如不宜看刺激、紧张的电视等;做好睡前心理护理,对于紧张、焦虑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在其视线内活动,让患者有安全感;指导患者采用协助睡眠的辅助方法,如温水泡脚、全身放松等;如患者在半夜醒来,应给予轻声安慰,有助于患者再次入睡,如果患者以为是日间,切勿与之争执,可陪伴患者一段时间,再劝说其入睡;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睡眠情况和失眠表现,不定时巡视;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尽量避免使用约束带来限制患者的行动,这样只会令患者尊严受损,更加躁动不安,且容易发生危险。

2.1.5排泄护理对于疾病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尿潴留等问题,应该:观察患者排泄情况,记录排便次数、形态和排便量;嘱患者多饮水,尿潴留时应注意及时与医生沟通给予导尿;保持大便通畅,对便秘者应增加粗纤维饮食,鼓励患者多活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或灌肠;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提供便器,培养患者逐渐适应卧床排泄,对有认知障碍的患者,每日定时伴送于卫生间,帮助患者认识并记住卫生间的标志和位置,训练患者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2.1.6个人卫生护理定期督促或协助患者料理日常个人卫生,如洗澡、更衣、理发、剪指甲等;重视皮肤的清洁,保持床单位整洁和干燥,防止压疮及感染的发生。

2.2心理方面

2.2.1与患者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主动发现患者的身心需要,并及时采取措施,尽可能地予以满足。同时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给予他们发泄情绪和悲伤的机会,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感障碍的程度。

2.2.2对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安置于重病室,由专人监护,护理人员要观察病情发展情况,关心照顾生活,避免激惹,预防患者在幻觉妄想支配下出现暴力行为。床要上床挡,并限制患者活动范围,防摔伤、坠床,必要时可予以约束。

2.2.3对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应将其置于护理人员易观察及安全的环境中,避免单独居住、单独活动;鼓励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防患者消极自杀。

2.2.4对于兴奋状态的患者应将患者安置于单间,房间内物品简化、安全、规范,减少不良刺激和环境中对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要用耐心的态度、温和的语言,帮助患者控制情绪,鼓励其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可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防止患者在幻觉妄想支配下出现暴力行为。

2.2.5帮助患者认识自身性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逐步学会控制和克服不良行为的方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

3讨论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诊断生理方面:营养失调与生活自理能力差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有关;睡眠型态紊乱与情绪改变、环境变化、高热或躯体不适等有关;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肢体震颤、全身痉挛发作等)、有关精神症状有关。心理方面:急性意识障碍与躯体疾病、体温过高等有关;感知改变与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注意力改变等有关;思维过程改变与躯体疾病所致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有关;焦虑与缺乏对疾病恰当的认识和评价、担心疾病的预后、环境改变等有关;恐惧与环境及健康状况改变、不能预测疾病的后果等有关。社会方面:生活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躯体疾病导致移动受限、极度兴奋状态或抑郁状态等有关;保持健康能力改变与躯体疾病造成的感知受损、思维过程改变、沟通障碍、个人应对无效、缺乏与所患疾病相关的知识有关;社会支持缺乏与家属、亲友对疾病知识不了解等有关[1]。

参考文献

[1]郝伟,陈晓岗;精神卫生:新理解,新希望-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报告简介[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年01期

[2]胥晓琦;躯体疾病的心理因素与精神障碍[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