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莉贞胡玉玲彭莉敏(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330006)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9-0233-02
【摘要】2009年11月份,笔者作为江西省第一批学员有幸参加了江西省红十字会和日本冈山旭川庄联合开展的为期26天的介护专业知识及介护技术学习。对日本的老年介护很有感触,他们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成就对我省老年护理有深刻的启示,值得我们学习。现就老年介护在江西的发展谈谈个人的浅见。
【关键词】日本老年介护有感
1江西老年人口状况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江西人口年龄结构比预计的2009年提前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还显示:江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有80%以上的老年人能保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据预测,今后我省人口老龄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15年,我省平均每年将净增老年人口20.52万,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600万,约占总人口数的15%。
2日本老年介护介绍
介护一词最早出现于1963年的日本老年福利法中,作为概念视靡圆魈乇鹧显旱墓δ堋V钡?1世纪,社会人口老年化加剧,介护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课题,介护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一个常用的专业术语[1]。
介护是指以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为基础,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帮助。介护士的定义为“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帮助因身体或精神上的障碍而难以正常起居者入浴、排泄、进食等,并对其他照顾人员和被照顾者进行相关指导工作的专业人员”[4]。它是介于临床护理和传统的家庭照顾之间的,接受过专业理论、技术培训并通过国家资格考试注册的一类护理人员,主要就职于社会福利部门[2]。
介护的服务对象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弱势人群,包括不能完全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儿童和残障者。工作内容以照顾被介护者的日常生活并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为主。介护的目标是提高被介护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3]。
日本自1987年颁布《社会福利及介护法》至今已有20年,当初只有25所学校培养介护员,至2004年已有389所学校和465个学科,有规模较大的专职介护教师队伍。学校属于日本介护福利培养设施协会,到2004年已培养了专职介护员40万人,每年有5万以上的介护员诞生[4]。
3有感和展望
日本之行使我们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从制定到现在,共7年时间,解决了日本老人介护问题,使老人的生活质量有了保障。我国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解决老年人的介护问题已迫在眉睫。中国的护工大多数是由边远地区、农村的农民和极个别的城市下岗、待退休的“40、50”岁人员组成。他们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文化水平较低且无一技之长、整体素质偏低。我们首先不妨学习日本同行的有效方法,开办一些短训班,培养他们成为健康助理,充实到老年居家护理队伍中,以降低人力成本。其次,要在护理大专、本科层次的专业起始教育中,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从事老年护理的护理专业人员,应通过毕业后教育,接受进一步的培训,提高护理的水平和能力。红十字学会或有条件的医院,应该利用现有的护理资源,走出医院,走向家庭,为需要帮助的老人送去一份温暖和爱心。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或社区建立老年护理指导培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由专业的医师、护士和有专业资质的护工组成。服务内容可以包括: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和医疗保障知识的指导。服务形式包括:上门服务、日间服务和全日服务等。服务流程为:由病人或家属向机构提出申请——由机构的专业人员对病人的现状进行评估——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护理内容、时间、形式等——由取得资质的专业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机构的管理人员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进行评估。第三,创办介护士专业学校,积极培养介护人才,通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参加国家资格考试合格后,在各医院或老年福利机构就业。通过各种形式和新闻媒体传播介护士“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扩大介护服务理念的影响力,使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老人护理事业。第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与法制、老年人福利(介护)保险等制度,通过社会各方多渠道地筹集福利资金,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由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机构,按照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老年护理的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建立完善的老年护理的价格体系和收费标准,内容包括各种老年护理服务项目和形式的具体价格。同时建立从业人员的工资标准,以保障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同时在政府或医疗执法部门建立老年护理的工作质量标准和考核标准,对老年护理机构进行定期的考核,保证老年护理机构的正常、有效运行,从而将老年护理的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及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等均纳入国家正规管理的轨道,使老年护理的工作日趋专业化、科学化、正规化。
参考文献
[1][2][3]熊仿杰,袁惠章.老年介护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刘珊,王静.日本介护福利士及其培训.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