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探析和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探析和护理干预

李国霞

(甘肃省秦安县魏店中心卫生院甘肃天水741600)

【摘要】根据临床实践证明,产妇由于种种原因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在产妇康复期间,医护人员不但要从医学层面上进行科学的治疗和帮助,更要从心理角度给产妇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其克服心理障碍,早日康复,保障优生优育,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临床证明,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产生有其自身心理、生理因素,也有社会,遗传等方面的多种原因,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不良心理,能帮助产妇尽早康复。

【关键词】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220-01

产妇心理的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病症,临床表现为焦虑、沮丧、情绪低落、悲伤哭泣、烦躁不安、担心多虑、胆小害怕、易怒发火,严重时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甚至产生悲观绝望、自伤自杀的情况。研究表明,产妇产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其自身心理、生理的因素,也有社会、遗传等方面的因素,如果不结合科学的医疗手段和心理护理进行治疗,无论是对产妇还是对婴儿,都有着潜在的危害。针对产妇的这些特殊情况,医护人员要特别关注其心理变化情况,对她们采取医疗措施的同时,更要针对产妇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比如,耐心解释产妇问题、倾听产妇诉说、适时进行科学指导及鼓励等,帮助产妇提高对分娩的正确认识,消除顾虑,提高产妇自信心和信任感。使其保持乐观、自信、积极、健康的状态,勇于面对产后的一切困难,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事实证明,产妇产后心理障碍不仅会严重影响家庭的和睦,影响到产妇的亲子行为,甚至严重的还会危及产妇自身和婴儿的健康、安全,所以说,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是必要的,也是关键的,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和恢复产妇的不良心理,让产妇和婴儿尽快康复,使其家庭幸福、正常的生活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因此,本人将结合自己对产妇产后心理护理各方面研究和多年的工作经验,略谈一些自己在这方面的浅显认识和常规的护理措施,与大家交流、共享。

1.产妇产后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探析

1.1产后心理方面的原因。产妇在生产后心理会变得十分的敏感、脆弱,平日芝麻蒜皮的小事、小烦恼小顾虑等会被她们放到十倍、百倍,甚至越想越严重,进而影响到心理键康。据调查发现,首先家庭收入相对较低的产妇,产后心理波动和情绪较大,相比较更易产生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担心孩子的抚养费用,操心自己产后的生活,更忧心孩子以后得不到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养育条件,导致情绪低落,引发产后抑郁、焦虚、不安、烦燥等。相比较,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产妇她们很少因为这些情况引发心理障碍。其次,还有一部分产妇是担心产后身体变形、容貌落差,担心丈夫会嫌弃,因此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其三,产妇产后和家人之间的沟通不及时,家人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婆媳关系及照顾婴儿方面理念不同,产生矛盾等,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

1.2产后生理方面的原因。生产对于产妇本身来说要面对天崩地裂的疼痛,对于产妇身心意志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再加上由于一些产妇选择剖宫产方式,伤口疼痛,让她们产生强烈的心理恐惧。还有一些产妇在生产时要借助产钳助产或者分娩导致撕裂性产生疼痛,导致产后恢复期间生活不便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产妇带来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阴影,引发一定的心理障碍。

1.3产后其它方面的原因。我国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比较严重,这就导致一些家庭对新生女婴有些失落感和无奈感,传染到产妇,让她们心理产生压力,影响心理健康。再加上,有些产妇家庭关系不和睦、夫妻关系不好、单亲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容引发产妇产后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和疾病。

2.对产后产妇心理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

2.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想让产妇保持轻松、愉快的心理,医护方面就要和产妇立建良好的关系,一定不能像以前命令式的、不冷不热的,甚至程式化、机械性的服务,要深刻认识到产妇产后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多关心她们,和他们多交流,勤沟通,让产妇随时了解自己和婴儿的情况,从而提升产妇的安全感,让产妇安心、放心地接受应有的治疗和护理。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于产妇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无论是环境、生活、治疗、护理等,都可给予最大的支持。当然,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细心地对产妇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那怕是轻微的也要及时疏导、鼓励、讲解,排除产妇的心理顾虑,让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或者及时把不快的情绪发泄出来,尽快适应新的角色。这样就能有效防止或者消除产妇的心理障碍,保证产妇的身心健康。

2.2心理方面科学、合理的疏导。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不但要关注产妇产后的身心状况,更要关心产妇的心理变化。首先,要及时给产妇普及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对于文化水平相对低的产妇,在护理过程中要细致讲解生产相关的知识和生理反映,保证她们的心态平衡,帮助她们减轻心理负担。其次,由于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担心抚育的问题,或者对相应的养育知识了解不足,会有一些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忧。护理人员就要及时给她们讲解相关的哺乳知识,让她们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提高她们自信,缓解产妇心理的不稳情绪。还有,在护理过程中鼓励产妇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及时和护理人员沟通,及时了解,疏通,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睡眠,保证营养,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3护理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态度。产妇相对比较敏感,她们对生产过程中家人、爱人的态度很在意,家人稍微一点的不周,她们就会认为是不关心。再加上,有些产妇本身婆媳关系不太和睦,夫妻之间缺少沟通,感情淡薄,在家人那里就得不到应有的安慰和支持。这个时候,如果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再态度冷漠、机械,就会无形中加重产妇的心理不良情绪,加上生产后的疼痛、不适,产妇的心理阴影就会越来越重,很难保持安宁、平静,导致心理异常。所以,护理人员在平常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有熟练的技术和护理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时时保护良好的态度,控制好个人的情绪,对产妇有问必答,有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以热情、耐心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产妇,就会大大缓解产后产妇的心理障碍,帮助她们早日康复。

3.结语

总之,产后产妇由于生理疼能、心理压力、外界因素等,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都是常见的现象,但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关注这一恢复期的特殊现象,对产妇做好相应的护理和干预,生产常识的学习和普及,以及各种情绪的引导和疏通等,就能有效缓解产妇的心理障碍,促进她们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崔丽霞,李少双,董红英,等.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09,9(7):92-94.

[2]马鸿,薛越.产妇产后认识功能短暂缺失268例报告.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