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玲1张振胜2
(1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新镇中心卫生院456282;2河南省浚县脑血管病医院456250)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322-03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颤证的病机、症见与治法。重点介绍了风、火、痰、瘀、虚五种病机以及相应的临床见症,并重点讨论了其临床的治疗,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颤证病机辩证论治
中医的“颤证”,指现代医学的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以及肝豆状核变性等各种见肢体颤抖等症状的疾病[1],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且西医治疗帕金森病有诸多缺陷,一是早期干预的局限性,二是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三是西药副作用多且严重。而我们中医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则可以克服西医的各种不足之处,因而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本文主要讨论颤证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其中药的治疗。
1颤证的病机
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指出震颤类的疾病与肝的关系密切,《素问·脉要精微论》中也有“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顷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此段论述对于颤证的症见以及病机论述非常之精辟,颤证临床早期可见面容呆板,双眼凝视,瞬目减少,走路时下肢拖曳,随意运动减少、缓慢,上肢摆臂幅度减少或消失,随着病情进展,又可见头部前倾,躯干俯屈,前臂内收,步伐逐渐变小或变慢,启动、转弯或跨越障碍时步态障碍尤其明显,自坐位、卧位时起立困难,有时甚至出现行走中全身僵住,不能动弹的现象,正与上文中的“头顷视深”、“背屈肩随”、“转摇不能”、“屈伸不能,行则偻附”、“不能久立,行则振掉”基本相同,可见对于颤证的病机,内经认为其与五脏都有关系,其中主要与肾关系密切,这对后世颤证的研究意义重大。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颤振》有文:“风颤者,以风入于肝脏经络,上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此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者,治各不同也。”王肯堂《证治准绳·颤振》进而指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之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治火,极为难治。”孙一奎指出气虚,血虚均可引起颤证。至清代,张璐《张氏医通·颤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多因风、火、痰、瘀、虚所致,使颤证的病机更加完善系统[2]。
2颤证之症见
2.1因于风者
颤证之因于风者,起病较为急骤,可见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难以自制,每因情绪激动时加重,可伴有面赤,心烦急躁,头晕目眩,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
2.2因于火者
颤证之因于火者,起病亦可急骤,可见肢体颤动,头晕目眩,伴有面赤身热,平素易上火,口干苦,小便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或数。
2.3因于痰者
颤证之因于痰者,可见头摇不止,肢体震颤或伴有麻木,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目眩头晕,胸脘痞闷,四肢不温,倦怠懒言,口粘,甚或口内多痰涎,舌强语謇,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或细。
2.4因于瘀者
颤证之因于瘀者,可见肢体颤抖,甚或伴有肢体疼痛,痛处不移,日轻夜重,伴有肢体强直,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白,脉涩。
2.5因于虚者
颤证之因于虚者,包括阳虚,气血亏虚,髓海空虚,临床见症各不相同,但大都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2.5.1因于阳虚
因于阳虚者,见头部摇晃,筋脉拘挛,畏寒肢冷,肢体麻木,心悸,倦怠懒言,动则气短,小便清长,大便或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2.5.2因于气血亏虚
因于气血亏虚者,可见头摇肢晃,面色晄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舌体胖,舌质白,苔白或滑,脉无力或细弱。
2.5.3因于髓海空虚
因于髓海空虚者,可见头部颤动,肢体颤抖或麻木,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健忘,老年患者多兼有神智异常,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3颤证辩证论治
3.1因于风者
此类颤证,乃是由于平素情志不畅,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或平素肝火旺盛,因精神刺激所致肝阳暴涨,而致肢体颤动,临床多于情绪相关,可选用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药用代赭石、生龙牡、茵陈以熄风止颤;白芍、玄参、知母、天冬、龟板以养阴清热,熄风潜阳;诸药共用以期达到平肝熄风,养阴止颤之功用。心烦急躁者,可加淡豆豉,栀子,龙胆草;头晕目眩者,可加菊花,桑叶,夏枯草,连翘;大便干结者,酌加当归,制首乌;颤抖剧烈,难以自制者,酌加僵蚕、地龙、全虫等以通络止颤。
3.2因于火者
此类颤证,多于第一种类型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因平素情志不畅,肝气本郁,郁久化火,加之精神刺激肝阳暴涨,风阳上扰,风火相煽,而成肢体颤动不止,临床多伴有头晕目眩,面红目赤之症,治以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泻火,熄风止颤;牛膝、杜仲、寄生滋养肝肾;黄芩、栀子泻心肝之火;诸药共用,以清肝泻火,止颤熄风。伴头晕目眩者,加桑叶,菊花,蝉衣;面红目赤甚者,加夏枯草,柴胡,决明子;大便干结,加白芍,制首乌。
3.3因于痰者
此类颤证,乃是由于素体肥胖,或饮食多肥甘厚腻之品,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痰湿日久,流入经络,经络阻滞而肢体颤动不止,临床多伴有胸脘痞闷,口粘,四肢不温,倦怠懒言之症,治以涤痰汤加减[3](《济生方》),药用胆星、半夏、枳实、竹茹、菖蒲、祛湿化痰;茯苓、陈皮、远志健脾利湿;全蝎、蜈蚣、僵蚕通络祛风;党参、甘草补虚,诸药共用以祛湿化痰,通络止颤。伴有胸脘痞闷者可加藿香,厚朴,陈皮,砂仁,木香;四肢不温酌加通草,桂枝,细辛。
3.4因于瘀者
此类颤证,乃是因劳作失其常度,损伤肌肉筋骨,或多病久病气虚络瘀,阻滞于肌肉筋骨,气血流行不畅而见肢体颤动之症,临床多伴见伴有肢体强直,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甚或伴有肢体疼痛,治以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合天麻钩藤饮效良,药以桃仁、红花、川芎、当归、香附、没药、五灵脂活血行气,止痛定颤;秦艽、羌活、地龙、牛膝通筋活络,再辅以天麻钩藤饮熄风止颤。肢体强直、俯仰不便、不能转侧者可加重桃仁、红花等活血之品,并酌加鸡血藤、丹参,络石藤等活血通络之药。
3.5因于虚者
3.5.1因于阳虚
此类颤证,多是因久病之后,损伤阳气,阳气不运则阻滞经络而见肢体颤抖,临床多伴见畏寒肢冷,动则气短之症,治以丹溪地黄饮子(《丹溪心法》)加减,药以附子、肉桂、巴戟天补肾阳;山茱萸、熟地、养肾阴;党参、白术、茯苓以四君子汤之意健脾气;另以白芍,甘草,取芍药甘草汤之意舒筋止颤。畏寒肢冷甚者可加通草、细辛;动者气短者加黄芪、紫菀。
3.5.2因于气血亏虚
此类颤证,乃是日久导致气血不足,无力推动,络脉瘀阻不畅而致肢体颤抖,临床多伴见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可选用八珍汤加减(《正体类要》),药以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物汤补血健脾;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气血得充则颤抖自止。伴见面色晄白者可加丹参,黄芪;神疲乏力者加黄芪,肉桂。
3.5.3因于髓海空虚
此类颤证,乃素来肾亏,不能养骨生髓,髓海不足则见肢体不养之颤动之症,但是此种类型的颤证多颤动不甚,伴见健忘失眠等髓海空虚之症,临床治以龟鹿二仙胶加减(《医便》),抖动甚者加大定风珠(《温病条辨》),药以龟板胶、鹿角胶益肾精;枸杞、阿胶、鸡子黄、熟地、麦冬、茯苓养阴补血;再加之勾丁、生龙牡、白芍、生地熄风止颤。临床见健忘、失眠等髓海空虚之症者可酌加菟丝子、淫羊藿、吴茱萸等补肾益精之品。
中医在治疗颤证方面具有西医不具备的优点,因而在临床中我们应当多加实践,以使中医对颤证的治疗经验更加系统、完善、更加利于临床的使用和提高、升华。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5.
[2]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511-512.
[3]王毅,姚艳妮.周绍华治疗震颤麻痹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11):102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