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规划设计;应用开展
1.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
对于城市规划,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完善相关的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是理念,只有将其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才能体现低碳城市规划的作用,也是低碳城市历年进程中基础环节。
2.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朴素原则。规划中应坚持因地制宜,汲取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智慧,传承“朴素的生态主义”理念与设计手法。尤其针对城市生态增量成本,规划中应增加项目的经济分析与测算,谨慎应对高投入、复杂化的规划方案,尽量采用本地化、低成本的技术。
人文原则。突出城市自然和人文特色,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对具有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发挥其规划和监督作用,构建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紧凑原则。高效地配置空间资源。引导旧城区生态营建与有机更新,避免盲目的“新城运动”,避免低效的土地开发。针对现状城镇化发展中低密度和分散化的倾向,审慎考虑新城规划中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避免过于频繁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和大规模迁移式的城市改造开发。
弹性原则。城市规划要求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既要突出对(生态)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又要对城市的未来有足够的预见性,尤其是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中要留有余地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平衡原则。城市规划要平衡社会资源的配置、对城市进行物质形态的空间布局、规划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土地利用、协调各方利益、保护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营造和谐的城市生活。
适度规模
适度的社区规模有利于保持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紧凑度。过高或者过低的城市密度都会突破城市空间结构紧凑度与节能减排之间的门槛值。在无法获得最优化比值关系的前提下,将城市划分为适当人口规模的社区单元,以便根据不同社区的类型、人口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确定对应容积率和开发强度,这样无疑有利于保持适宜的空间紧凑度。
紧凑发展
紧凑发展是与规模相对应的开发强度和密度控制。在明确适度规模的前提下,对社区的开发强度和密度做出与之适应的规划控制,通过更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集中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营。需要特别指出,紧凑发展并不意味着均质化的高强度开发,规划应从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角度出发,根据区位条件、景观需求和交通禀赋,针对不同社区提出差异化的开发强度引导。
绿色出行
功能的复合以及职居平衡,可结构性地减少长距离通勤。而公共交通引导开发和慢行交通系统则是维系紧凑城市形态的重要规划手段。合理布局交通路线,通过减少和公用汽车、私家车的耗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轨道交通为主导、多元化交通出行方式为补充,并构筑连续且安全的慢行交通系统,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持紧凑的城市形态,从而实现减少碳排的目标。通过构筑多层次、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凸显公共交通系统快速、便捷、大运量的出行优势;连续安全、衔接良好、意象鲜明的慢行交通体系既满足了城市居民日常通勤的需求,同时与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结合,满足游憩、健身、观光等特色需求。
3.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3.1特色与文化内涵
绿化景观主轴线以水主题公园为主体,通过设置大尺度水景和广场体现现代住区的大气度、大格局,通过杏园、柳园、松园及主题公园和滨水景观带大量种植杏树、柳树、松树和柏树等,体现城市特色和低碳住区的设计理念。其它滨水休闲景观带通过设置中小尺度的水景和开敞空间,体现传统居民区文化和现代市民对社会的亲和力和包容姿态,以及人类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始诉求。公园以大量种植松树、柏树为基调,通过设置一些体现低碳、环保理念的城市雕塑、文化广场,体现现代居民对环保的关心和关注。
3.2道路步行系统规划。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步行系统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它不但是现代城市个性化的代表,还是城市节能的表现,将低碳理念融入到了社会经济建设当中。目前,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当前,步行系统规划主要由商业步行区、住区步行区、休闲娱乐步行区和交通集散区这四个部分组成,而且这四个方面根据城市特色,有着不同的规划模式。因此,我们在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的时候,要从各个部分进行全面的处理,并且结合当前的低碳理念,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3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建设则是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这也完全的表达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低碳理念,这不但减少了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对城市居民的生态健康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对于绿色环境的工程建设对城市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从而使其更适合人们居住。目前,我们在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的时候,我们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以保证对人们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还要结合各种生态系统进行工程施工,从而建立起一个适合人民居住的环境。
3.4市政设施
3.4.1采暖系统的节能应用。
采暖系统节能体系,是东北地区低碳住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通过锅炉节能、输送系统的节能和住宅的节能三个方面来解决。通过采用节能、热效率高的锅炉,大大提高了供热指标。
3.4.2污水的综合利用。将住区内产生的污水通过处理站处理成中水后,通过中水管网进入家家户户用于冲厕,同时中水还用于小区绿化、景观、消防及洗车用水。从而使住区生活污水实现中水回用、零排放,也减少了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
3.4.3雨水的综合利用。雨水等地面径流通过住区地面、道路,有组织地渗入地下及集水井得以储存利用。地表水半自然循环利用系统和地下水自然循环利用系统,并使之有机结合,形成水循环利用系统。
3.5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光能、风能等自然界可以循环利用的能源。这些能源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能源,还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目前,太阳能是我们生活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可再生能源。在城市规划中,太阳能利用包括利用太阳能镍锂符合超导真空采暖、供暖、供水系统和道路、公园的太阳能照明系统。
3.6废弃物的再生利用
对住区内的生活垃圾采用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其中无机垃圾中的金属、塑料、玻璃等回收利用,有机垃圾通过处理机处理后做肥料使用,从而达到既实用又环保。
结论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别重视的问题,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方针来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广大的人们一起努力加强低碳经济的建设。这样才能转变以前那种注重速度而忽视效率的情况,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环境破坏大,资源消耗过多。城市低碳也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进行城市规划时从设计上考虑形成低碳城市,将是我们进行城市建设时的重要首选。
参考文献
[1]叶祖达.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成本效益分析[J].城市规划,2010(8).
[2]万军,张航.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模式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