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祥平柳红艳高建洲郭艳峰聂拴锁董超颖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外二科056002)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5-0046-02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MRI表现特点和病理关系。结果在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的有12例(26.1%),稍低信号的有8例(17.4%),低信号的有22例(47.8%),高信号、稍高信号的只占4例(8.7%);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的有20例(43.5%),稍高信号的有10例(21.7%),等信号的有11例(23.9%),稍低信号的有3例(6.5%),低信号的有2例(4.4%)。组织分类中医上皮型和纤维型为主要的发病类型。结论脑膜瘤的MRI表现特点较为明显,其中T2WI的信号强度的差异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脑膜瘤病理分类。
【关键词】脑膜瘤MRI表现组织病理
脑膜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脑外良性肿瘤,多发于大脑凸面和中线大脑廉旁,也可发生在小脑幕附近、鞍旁、嗅沟和蝶骨嵴、岩骨嵴等部位[1,2]。脑膜瘤起源于脑膜中,其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占有13~26%,居于颅内肿瘤的次位。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MRI图像的信号特点和病理类型的关系,为临床中诊断脑膜瘤提高依据,为治疗方案的合理采取提供帮助,现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08年1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其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31例,年龄在25~76岁之间,平均你那里为54.6岁。临床中以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出现视觉障碍、肢体感觉异常为主要的表现症状,同时也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1.2脑膜瘤的分类方法:本组研究中参照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脑膜瘤分类方法[2],可以将脑膜瘤分为七类:(1)上皮型;(2)纤维型;(3)移行型;(4)血管瘤型;(5)间变型;(6)淋巴浆细胞丰富型;(7)非典型型。
1.3MRI检查方法:本组研究中所使用的MRI扫描仪为SiemensNOVUS0.35TC型开放式永磁MRI扫描仪,将所有的病例均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通过头部线圈,行自旋回波(SE)、T1WI轴位、矢状位序列扫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轴位、矢状位等常规序列扫描。造影对比剂Gd-DTPA的浓度为0.5mmol/ml,流速为3ml/s。静注后,通过常规的横断面T1WI做增强扫描,根据肿瘤的位置等情况可以结合矢状面和冠状位扫描。
1.4信号强度分析方法:选取同一序列同一层面上的脑膜瘤信号,将其与脑皮质信号进行对比,把脑膜瘤T1WI、T2WI轴位上的信号按照强度的不同分为五类:高信号、稍高信号、等信号、稍低信号和低信号。另外,在静脉注射Gd-DTPA液信号发生增强后,按照脑膜瘤强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显著的均匀强化、不强化和不均匀强化。
2结果
2.1病灶部位及性状:本组研究的46例脑膜瘤患者中,肿瘤发生于大脑凸面的有6例,大脑廉的有8例,蝶骨嵴的有8例,鞍区的有10例,嗅沟的有4例,小脑天幕的有4例,侧脑室的4例,眶内的2例。病灶形状呈现多样性,多为不规则形,有36例,另有类圆形10例。病灶的直径在1.4~8.1cm之间,平均为4.3cm。46例患者中有42例为单发,有4例为颅内多发。
2.2MRI表现特点:在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的有12例(26.1%),稍低信号的有8例(17.4%),低信号的有22例(47.8%),高信号、稍高信号的只占4例(8.7%);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的有20例(43.5%),稍高信号的有10例(21.7%),等信号的有11例(23.9%),稍低信号的有3例(6.5%),低信号的有2例(4.4%)。静注出现显著均匀强化的有Gd-DTPA后出现显著均匀强化的有35例(76.1%),不均匀强化的有11例(23.9%)。
表146例脑膜瘤患者的MRI表现特点
2.3组织学病理分类:本组46例患者中,上皮型有21例(45.7%),纤维型有14例(30.4%),移行型有6例(13.0%),血管瘤型有1例(2.2%),间变型有2例(4.3%),淋巴浆细胞丰富型有1例(2.2%),非典型型有1例(2.2%)。其中,上皮型和纤维型占脑膜瘤的主要组织学类型。
3讨论
脑膜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脑外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占有13~26%,居于颅内肿瘤的次位。脑膜瘤好发于侧脑室三角部位,起源于三脑室及四脑室的较为少见[2]。发生脑膜瘤的人群多集中在中年女性,且多发于30~60岁之间。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脉络丛的间质、脉络膜组织中,其生长较为缓慢,病程较长。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肿瘤的生长变大会引起颅内压升高、脑积水等症状,引发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表现症状。这些临床表现症状不明显,诊断时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由于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因此其发病部位多见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和大脑镰等部位,其次较多见于蝶骨嵴、嗅沟、鞍区和小脑幕、小脑桥脑角等部位。
脑膜瘤的MRI信号检测中,在T1WI上对显示为等信号和稍低信号,本组研究中只有4例患者显示为稍高信号和高信号,因此可将脑膜瘤与大多数颅内肿瘤区别开来,其具有特殊性。在T2WI上表现的信号呈现多样性,且相对较低,以高信号、稍高信号、等信号为主要的信号体征。因此判断MRI检查对于脑膜瘤的病理学分类判定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T2WI更能敏感的反应出脑膜瘤内部的组织特征[2]。MRI检查在静注Gd-DTPA出现增强后,由于脑膜瘤血液供应丰富,因此所有的异常都有所强化。本组中显著的均匀强化的有35例(76.1%),不均匀强化的有11例(23.9%)。
总之,磁共振T2WI对于脑膜瘤病理分类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临床中定性诊断提高依据。
参考文献
[1]于同刚,戴嘉中,李克.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对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3):199-203.
[2]蓝莉,归云荣,谢家良,归俊,马春艳,利文倩.脑膜瘤磁共振成像诊断和相关病理[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7):675-679.
[3]李立,郭茂凤,郭亮.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分类(附41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3):145-148.
[4]崔光彬,王玮,宋立军,杜滂,郭炜,秦越,李玮,张晓勇,魏经国.脑室内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6):728-731.
[5]归俊,归云荣,马春艳,芦苇,利文倩,蓝莉.脑膜瘤的MRI征象与病理改变的关系[J].广西医学,2009,31(7):96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