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524000
摘要:本文针对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措施进行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精准扶贫;问题;措施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追求的目标。十八大后,中央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力度空前,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按照现有标准,农村人口要全部如期脱贫,所有的贫困县要减贫摘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多种扶贫项目的启动,我国的贫困现状得到一定的好转,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都是亟待解决的。
1农村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取得全新的成果,基本实现了整体小康水平。然而,这种发展状态是不均衡的,特别是在部分农村地区,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贫困问题,甚至成为限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的代表性国家,一切政策都应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提高扶贫力度。但是,扶贫工作并非是随意的或盲目的,更不能搞“一刀切”,因为不同地区的贫困程度、贫困人口数量、经济水平等相应指标不同,如果一概而论采用相同的扶贫手段,则最终收到的成效是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因此,针对农村采用精准扶贫模式,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即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扶贫对策,促使扶贫工作更具精确性,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加速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
2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开展容易实施难
开展扶贫项目虽然容易,但是真正的实施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因为开展这一项目需要各级配合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而贫困地区政府财力资源有限,在开展扶贫项目的时候多由当地施工方先进行垫资,在项目完成经过验收确认合格后才能向政府提出资金拨款,加之扶贫项目开展是主要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手续流程比较多,时间也较长,导致许多施工企业都不愿意承接扶贫相关项目。
2.2扶贫项目与扶贫对象户脱节严重
扶贫项目开展和扶贫对象之间存在脱节情况,即开展扶贫工作的时候大多注重社会效益,从而忽视了项目的经济效益,令扶贫对象没有从项目中得益,所以在开展扶贫项目的时候应该对其实施方式进行改革,将扶贫工程开展目的由锦上添花转变成为扶贫对象雪中送炭,然后转变扶贫项目是政绩工程的心理,将扶贫项目定位为民心工程,让“扶贫”工程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扶贫到户,令扶贫对象从扶贫项目中真正获益,实现扶贫项目真正的开展意义。
2.3过于繁杂的社会问题阻碍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
我国扶贫工作真正向着组织化、规模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尽管在扶贫初期,由于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所以帮助大部分地区快速脱离贫困,但是这种方式存在过于粗糙的特点,其诞生出诸多社会问题。例如扶贫资金对于贫困人口的资助,导致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萌生等、靠、要等不正思想,甚至部分地区拒绝摘掉贫困帽子,这些负面影响显著的提高了治理贫困的难度;而且资金下发后,因为没有完善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资金的供给与各贫困地区的需求之间不匹配,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还存在资金被挪用他处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在当前推广精准扶贫政策后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
3精准扶贫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建档立卡,识别真正需要扶贫的对象
地方政府应该明确扶贫项目开展的意义以及作用,习近平曾经指出,精准扶贫不是用手榴弹来炸跳蚤,不能够将重点放在摆弄盆景上,而是应该做些实事,为贫困人员某福利,不能让扶贫只停留在一句口号上。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扶贫对象包含有低收入的农民以及经济低的村户,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可确保扶贫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特别是严格对贫困人口的审查,以杜绝套取国家资源的情况,为扶贫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保障。这就依托完善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所以在开展扶贫工作之前,需要构建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精准扶贫工作除做好扶贫工作之外,还需要对所开展的工作进行动态的跟踪,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使得精准扶贫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以达到预期的扶贫脱贫目标。
3.2实施扶贫的分类管理,让扶贫工作稳步开展
地方政府应该对贫困村庄居民的总体经济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解贫困居民生产以及生活状况,然后分析其贫困的原因,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改善扶贫对象的生活,只有在明确扶贫对象贫困成因的同时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缺什么就为扶贫对象补什么,才能让扶贫工作稳步的开展。对于以往存在的大项目、大管理和大资金的工作特点要及时予以改变,从精准角度出发,根据各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扶贫相关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其次需要从思想上落实精准观念,以促进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具体实施,使得当前的贫困治理工作得到全方位的转变,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可以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
3.3划分层次,让输血扶贫转换成造血扶贫
在明确扶贫对象,并了解其贫困原因下,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情况制定扶贫计划,然后将扶贫划分成3个层次进行工作安排,第一个层次是改善扶贫对象温饱、生存问题,即划出一部分的资金为扶贫对象解决生存问题,包括吃穿住以及医疗教育问题,第二层次是改善扶贫对象发展条件,即确保扶贫对象生存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上,使用一部分的资金为扶贫对象所在村镇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对象产业的发展条件,第三层次是改善扶贫对象发展途径,在确保温饱以及发展条件下,政府应该将剩余资金用以促进扶贫对象的产业增收中,不断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让扶贫对象能够脱贫而致富,让输血扶贫转变成造血扶贫。
3.4强化企业帮扶机制
龙头支柱产业在一个区域内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可以带动一个地方的就业和方方面面的配套产业发展,并且长效机制明显。一个地方既有农户各自的小、散种植、畜牧项目,又有支柱企业,必然经济发展有较大提升,脱贫致富有望。另一方面,由于贫困村青壮年人员多外出务工,且外出务工无需资本投入,收入也较高,而家乡的脱贫又不能依靠留守老弱病残人员,所以如何吸引他们回乡创业致富,既要给以配套的基础条件,也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让他们解决起步的困难,更看得到发展前景,让他们创业有基本的资金和配套条件,从而让一些真正有志向、有能力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奋斗走上致富之路,并发挥表率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回乡创业。
3.5加强扶贫跟踪责任制
精准扶贫的实施周期较长,需要建立长效评估机制,对精准扶贫项目进行持续动态跟进检测、评估与考察,以便对评估跟踪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扶贫资源浪费。精准扶贫实际成效要与扶贫干部任用、选拔、考核以及提升相衔接,促使扶贫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精准扶贫总体成效,评价精准扶贫成效既要看减贫数量,更要看脱贫的质量,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究责任,真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且不返贫。
结语
总之,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扶贫攻坚工作就要有新理念、新政策、新手段。抓住精准扶贫问题、研究精准扶贫问题、分析精准扶贫问题、解决精准扶贫问题是一切关键问题所在。出政策、出思路,立足贫困户,如何更好的服务贫困户是当下的普遍命题。
参考文献:
[1]张国春,孙秀梅.金融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北方金融,2016(3):105-107.
[2]郭承尚,唐开蓉.浅议精准扶贫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15(13):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