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丽林燕(河池市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河池547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0-0149-02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MP感染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多脏器的并发症[1],支原体肺炎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基本病程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6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就诊入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7例,男34例,女33例;年龄:1~13岁,平均5.9岁,其中1~3岁20例,3岁以上47例,体温:>39℃25例,38~39℃33例,37.5~38℃6例,体温正常3例;病程:<1w32例,1w~1个月19例,>1个月16例;住院天数:5~21d,平均10.5d。所有患儿MP-IgM均阳性,符合小儿支原体诊断标准[2]。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支原体肺炎发病急,病程持续时间长,易反复,病情重,咳嗽剧烈,常持续高烧,体温不稳定,患儿家属易紧张、恐惧,因此要做好家属及患儿的心理护理。患儿入院后及时给予入院宣教,介绍医院环境,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程、治疗及用药时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预后等,让已治愈的患儿现身说教,消除家属和患儿的恐惧和焦虑。与学龄期儿童增加交谈时间及次数,给予鼓励和安慰,消除其因病影响学习的心理负担,使患儿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疗和护理。
2.2发热护理发热是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严密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变化,体温37.5~38.9℃时,每4h监测体温1次,>39℃随时监测,体温恢复正常稳定后,每日监测2次。体温<38.5℃患儿一般不需退烧药,鼓励休息、多饮水;体温38.5~39℃时,给予物理降温,协助患儿头部冰敷降温,温水擦浴,酒精擦拭颈部、腋窝等;体温>39℃遵医嘱给予退烧药,退烧过程中,注意保持患儿全身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汗湿的内衣裤,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和虚脱。
2.3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咽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感染的机会。咳嗽本身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可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排除气管内分泌物[3],患儿咳嗽时,轻拍其背,促使患儿把痰液排出,教会患儿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给患儿翻身拍背,更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咳嗽剧烈、有痰不易排出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及止咳药,必要时给予吸痰。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
2.4用药护理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此类药物易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刺激症状,用药前向患儿及家属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知识宣教,让患儿及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并教予积极应对措施。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吐药及对症处置,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调节滴速,不宜空腹输液,以减少引起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2.5饮食与活动患儿高热时易引起口腔溃疡,应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食欲下降患儿,鼓励其进食,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及半流质,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果。急性期患儿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防止并发症;病情好转后积极进行户外锻炼,特别是呼吸运动锻炼,以改善呼吸功能及增强体质。
2.6出院健康宣教患儿出院时对家属进行出院后健康指导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小手册;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嘱其家属在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注意及时给小孩添加衣服,外出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预防感冒;增强家属疾病预防知识,出现感冒先兆及时带小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导致肺炎的发生;加强小孩身体锻炼、勤晒太阳,不挑食,多补充维生素C,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感染疾病的危险因素。
3结果
6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57例患儿1w内体温降至正常,肺部哮喘音和咳嗽明显减轻,2w内所有患儿体温全部恢复正常,其它症状消失。
4体会
支原体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病程长,热程长,进展迅速,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小儿是该病的易感人群。由于患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我们严密细致的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耐心、积极主动的与患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需求,引导、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康复。患儿出院时做好出院宣教,嘱患儿及家属做好疾病预防,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何克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66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3):442-443.
[2]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72.
[3]陈秀霞.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