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吴长武

吴长武(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545299)

【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DHscBI)并双瞳孔散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DHSCB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用额颞顶枕超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急性脑膨出和切口疝发生情况,记录术后l、3、7d颅内压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急性脑膨出和切口疝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治疗组术后1、3、7d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DHScBI并双瞳孔散大明显优于额颞顶枕超大骨瓣减压术,可以减少急性脑膨出和切口疝的发生,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脑膜膨出预后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052-02

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doublehedgegLwereeraniocerebralinjury,DHSCBI)是临床中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类型,DHSCBI一般为枕部着力减速性损伤,患者直接损伤部位多出现颅骨骨折,致死、致残率极高[1]。目前,DHSCBI尚无统一的手术规范[2],临床通常根据血肿或挫伤、水肿组织的占位效应决定优先手术的位置和病变,但术中、术后继发对侧更大血肿的病例常见,临床疗效不佳。DHSCBI极易继发迟发性脑内血肿,继发血肿后在两侧大脑半球不均衡压力的作用下,脑中线移位而发生脑疝[3]。同时由于DHSCBI患者常伴有严重的脑挫裂伤脑肿胀,患者在行常规的单侧开颅术时常发生急性脑膨出,术中处理起来极为棘手,近年来,我们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方法治疗DHSCBI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DHSCBI并双瞳孔散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参考文献[4]的诊断标准。入选患者或者家属均知情同意,并于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均为车祸致伤或跌伤后枕部着地对冲伤。伤后患者均有原发昏迷,均合并着力部位骨折、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伴双侧瞳孔散大。术前Glasgow昏迷评分3~5分[5],入院后立即行CT检查提示双侧大脑半球不对称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外血肿以及脑内血肿,患者有明显的手术适应证。60例患者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17—66(37.87士15.26)岁;GCS评分(4.87±1.41)分;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4例,高处坠落伤16例。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致伤原因及GC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行术前评估、给予规范的术前处理.若有较大颅内血肿者先行紧急锥孔血肿抽吸减压,接着送手室在全麻下行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手术切口起自颧弓上耳屏前1cm,向后跨过耳后向上绕顶骨结节,至中线旁2—3cm,向前至前额发际内。骨窗前至额极,后达乳突,顶部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cm,下平颧弓,蝶骨嵴向深部咬除,显露前中颅窝底,大小12cm×15cm左右。对侧行同样或稍小骨瓣减压。次侧骨瓣大小根据术中颅内压增高情况以及脑组织受伤情况调节,两侧骨瓣都要求尽量咬至颅中窝底,颅骨顶部留出4—5cm的骨桥,清除梗死坏死脑组织及血肿。对照组行额颞顶枕超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切开头皮全层,骨膜下连同颞肌皮瓣向下分离达颧弓,暴露眉弓外侧、额骨颧突、颞骨底部、岩部、人字缝与部分枕骨。钻孔、去骨瓣,咬齐骨缘,跨过人字缝,咬除部分枕骨、蝶骨嵴外1/3,下达颞底,保留乳突,形成额颞顶枕部13cm×15cm大小骨窗。剪开硬脑膜至骨窗缘,暴露额叶外侧、颞叶、顶叶外侧、部分枕叶。两组术后均给予控制性降压、过度换气、使用脱水利尿药物;术后出现长时间昏迷时给予气管切开,保证通气良好;术后常规给予亚低温治疗,防止酸碱平衡失调,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解质代谢稳定,后期给予针灸和理疗等治疗。观察急性脑膨出和切口疝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3、7d颅内压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

3.临床疗效评价: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5],分为恢复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和死亡。恢复良好、中度残疾为有效。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急性脑膨出和切口疝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发生急性脑膨出5例、切口疝7例,发生率分别为16.7%(5/30)和23.3%(7/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17/30)和63.3%(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29、7.825,P<0.01)。

2.两组术后l、3、7d颅内压结果比较:见表1。两组术后颅内压呈下降趋势,而且治疗组术后1、3、7d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1、10.312、10.527,P<0.05)。

表1两组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l、3、7d颅内压结果比较(mmHg,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三.讨论

DHSCBI行开颅术时极易发生颅内压恶性增高、急性脑膨出的情况,此时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如果不及时给予救治,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高[7]。术中处理急性脑膨出非常棘手,患者往往预后不良。常规采用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治疗DHSCBI在国内外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行开颅术时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如骨窗下缘位置偏高和骨窗面积偏小等。DHSCBI在术中由于产生的外力使脑桥蓝斑核、中脑网状结构、丘脑和下丘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受损,导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麻痹,术中剪开硬脑膜清除血肿后,脑血管外压力突然消失,迅速引起急性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和血容量增加,产生急性脑膨出[8-9]。本研究中治疗组急性脑膨出和切口疝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可以减少DHSCBI急性脑膨出和切口疝的发生。我们在手术过程中的体会:在行去骨瓣减压术过程中一旦发现首侧硬脑膜张力较高现象时,予切开硬脑硬膜一小口渐释放出部分血肿减压,同时立即行另外一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从而避免引发单侧急性脑膨出的发生。颅内压急性升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DHSCBI患者术前以及术中存在颅内压高,如果患者出现双侧大脑半球脑肿胀和双侧血肿,且为多发严重脑挫裂伤时,此时要尽早选择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减轻脑血管受压程度,避免脑组织缺血缺氧的发生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颅内高压状态[l0]。同时由于DHSCBI患者两侧脑组织损伤情况不对称,受压不均匀,重侧如果伴有严重脑挫裂伤时,一般会发生继发性脑水肿[l1],对于重侧可以选择去大骨瓣减压,而对于次侧则可以选择相对小的去骨瓣减压,这样可以防止脑中线结构的移位和降低脑干受压程度,有效消除两侧颅内压差,从根本上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2]。本研究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DHSCBI患者,治疗组术后1、3、7d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JP<0.05);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DHSCBI可以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压,减少残疾和死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总之,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DHSCBI并双瞳孔散大明显优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以减少急性脑膨出和切口疝的发生,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2):100—101.

[2]刘百运,江基尧,张赛.急性颅脑创伤手术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6-61.

[3]于新华,由春玲.杨文辰,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额襄顶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1):1690-1693.

[4]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杜,2004:120.

[5]卢洪流.中英文对照COS评分.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5):537.538.

[7]赵虎威,谢煜.王贤德,等.标准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13例例疗效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6):37l-372.

[8]罗有才,石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I):1456-1457.

[9]纪宇明,李美萍.广泛脑挫裂伤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治(附86例报告).山东医药,2007,47(11):28-29.

[10]韦立煌.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25例.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4):631-633.

[11]李建亭,李天栋,白红民,等.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2):65..67.

[12]张维涛,杨海贵,路丕周,等.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5):457-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