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艳(四川江油九〇三医院6217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321-01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感染管理自我防护
在医院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最多,每日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病原菌包围之中,并时刻受到感染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与自我防护。
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
对护理人员感染的监测既是职业性健康服务和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了解受感染的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医院中许多科室和工作环节对职工具有较高的感染危险性,尤其是护理人员在调入或调离某一部门时,均应进行健康检查、查明有无感染、感染的性质、是否取得免疫力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个部门的感染管理工作,明确改进目标,制定相应的预防感染措施。
2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注射、针刺、清洗器械等操作时,极易被锐利的器械刺伤,人体的皮肤、体液中就有被感染的危险性。国内有医院调查发现,外科及治疗室的护士在工作中约70%被医疗器械损伤。因此,处置血液和血液污染的器械时应戴手套或采用不直接接触的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手一旦出现伤口,就不要再接触患者体液;对于从事有可能被患者体液或血液溅入眼部及口腔黏膜内的操作者,应强调戴口罩及佩戴防护罩。
3做好预防感染的宣传教育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双手极易被病原菌污染。有些护士往往只注意操作后洗手,而忽视了操作前同样需要洗手;有的护理人员本身就是病原携带者,或由于长期接触大量抗菌药物已经改变了鼻咽部的正常菌群,成为耐药细菌的储菌源。这些病原体通过手或先污染环境和物品,继而导致患者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要强化洗手意识,对一切未经训练的新工作人员,应给予预防感染的基本操作技术培训,并结合各种形式(如板报、壁画、警示等)的宣传教育。
4强化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护理人员,为防止感染扩散,应在一定时期内调离直接治疗或护理患者的岗位,并在工作中做好避免交叉感染的各项措施。对从事高危操作的工作人员,如外科医师、手术护士、急诊科、检验、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以及血液透析工作人员等均应进行抗乙型肝炎的免疫接种。被抗原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等锐利器械刺破皮肤或溅污眼部、口腔黏膜者,应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以防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