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南芬区黄柏峪铜钼矿床蚀变特征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本溪市南芬区黄柏峪铜钼矿床蚀变特征浅析

胡晓刚

辽宁省第八地质大队本溪117000

摘要:辽宁省本溪市黄柏峪铜钼矿矿区,位于天山——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端与新华夏第二隆起带交接复合部位。该矿区范围内黄柏峪斜长花岗斑岩体蚀变类型主要有长英质角岩化、泥质角岩化、大理岩及石榴石矽卡岩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关键词:黄柏峪;铜钼矿床;蚀变特征

黄柏峪铜钼矿床,位于本溪市南偏东17公里处。属本溪市立新区红山岭公社黄柏峪大队所辖。工作区地理座标

东经123°46′27″至123°49′38″;

北纬40°07′36″至41°08′47″;

矿区交通方便,西南6公里和西北11公里,是沈丹铁路的南芬和桥头两个火车站,并有沈丹公路通过矿区。

黄柏峪铜钼矿区,位于天山——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端与新华夏第二隆起带交接复合部位;在区域上位于韩家堡子——柳树底下北东向向斜与柳树底下——金坑东西向挤压带交接复合部位。区域层从前震旦纪鞍山群到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均有出露。

黄柏峪斜长花岗斑岩侵入到寒武、奥陶纪地层中,形成一个幅宽500—300米的蚀变带,寒武、奥陶纪地层以钙质碳酸盐岩石为主,夹有泥灰质、泥砂质、泥质和砂质岩层,在岩体侵入时热力作用下发生了一系列蚀变作用,形成不同蚀变岩。现简述如下:

1、长英质角岩

这类角岩主要是徐庄组底部砂岩及与页岩过度的砂页岩等岩石变来,一般为灰白色、灰绿色、黄绿色,块状细粒花岗变晶结构及细粒鳞片变晶结构,主要矿物成份是石英,其次为绢云母。

2、泥质角岩

此类角岩主要由徐庄组中的黄绿色页岩及桥头组中的猪肝色云母质页岩变来,为灰白色、灰绿色、灰褐色等。块状及层状构造,显微鳞片变晶结构,部分为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矿物成份主要是绢云母,其次为黑云母,有少量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绿帘石等。

3、大理岩及石榴石矽卡岩

在灰岩(如张夏组厚层灰岩、徐庄组顶部灰岩、崮山、长山、凤山组灰岩及冶里亮甲组的白云质灰岩)与斜长花岗斑岩的接触带和外接触带上,由于热力变质及接触交代作用,形成大理岩及矽卡岩,如大理岩化灰岩、大理岩(矿区常用称结晶灰岩)、矽卡岩化大理岩及石榴石矽卡岩等。

石榴石矽卡岩是岩浆与碳酸盐围岩接触交代的产物。一般为似层状、狭长扁豆状,局部为团块状;在离接触带稍远时为网脉状。一般地表出露宽1—2—10米,最宽达35米。其倾斜延深为80—150米,最大延深为300米。

蚀变后的石榴石矽卡岩为深灰绿色,猪肝色,致密块状。矿物主要是石榴石,少量的透辉石、绿帘石等。石榴石为一种富含钙铁榴石分子的钙铝—钙铁榴石,其含量在65—80%最高者达90%,粒度0.17—0.73毫米,自形晶,环带构造发育;绝大部分已蚀变为绿泥石等。

4、钾长石化

是本区比较强烈而广泛的一种蚀变,特别是在岩体中更为明显。岩体中钾长石化强度各处不一,最强处在岩体的东南端。钾质活动是在构造裂隙中进行的。宏观隐约可见,为似脉状、云朵状。多分布在石英脉两侧。镜下见钾长石以各种形式穿插、交代斜长花岗斑岩。在蚀变过程中一般是钾长石斑晶不同程度地交代斜长斑晶,基质为细粒钾长石,不同程度地交代斜长花岗斑岩的基质。在钾长石化强烈处,它可以交代原岩中的所有矿物成份,这种交代作用常和一定的硅化作用相伴随,钾长石化的斜长花岗斑岩,常为肉红色,主要成份为钾长石、石英及少量绢云母集合体,由斑状结构变为细粒不等粒结构。

5、绢云母化

遍及整个岩体及接触变质岩石,岩体中绢云母化的强度较均,它主要是交代原岩中的斜长石,交代黑云母的现象也常见。显微鳞片状及隐晶状的绢云母常呈集合体产出,在未遭构造破坏的地方绢云母集合体通常保留斜长石的外形。也有少量晚期绢云母化呈脉状产出,在外接触中变质石英长石砂岩也有比较明显的绢云母化,该岩石中的长石砂粒全部蚀变为绢云母集合体,绢云母化与黄铁矿化关系明显。

6、硅化

硅化分布在整个岩体及蚀变围岩中,也是矿区最普遍最强烈的一种蚀变,但岩体硅化比围岩强烈,岩体的西端比东端强烈,内部比边缘强烈。硅化有两种产出形态,即块状和网脉状,前者主要分布在岩体的西端,后者普及整个岩体及蚀变围岩,网脉宽0.2—2厘米,个别达10厘米以上。

硅化至少有分两期,岩体中受压、张、扭构造裂隙控制的网脉状石英脉形成较早,而块状硅化及绿泥石化矽卡岩的含矿石英细脉属于晚期,后者宽度小于5毫米,其中含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等金属硫化物,硅化是与矿化最密切的一种蚀变。

7、绿泥石化

它主要分布在外接触带柘榴石矽卡岩中,在结晶灰岩、各种角岩及蚀变斜长花岗斑岩中也有,较微弱。绿泥石为叶绿泥石,云雾状常和隐晶状方解石、尘状赤铁矿混杂在一起。为交代柘榴石产物。岩体中少量绿泥石由黑云母、角闪石变来,绿泥石的产出形态和柘榴石矽卡岩基本一致,绿泥石化是本区主要找矿示志之一。

8、碳酸盐化

矿区碳酸盐化主要是指钙质碳酸盐化,变其范围来讲比较广泛,形式有两种:①面型碳酸盐化,它是蚀变分解产物。如矽卡岩中柘榴石绿泥石化时析出方解石,斜长石绢云母化时也能析出少量方解石。这种蚀变所形成的主解石多呈隐晶状、云雾状、并且常和绿泥石、绢云母混杂一起,形成较早与矿化关系不密切。②脉状碳酸盐化是低温热液活动的痕迹,在岩体及围岩中都可见到。有时还见到方解石—石英脉。脉状碳酸盐化常为结晶状。在绿泥石化矽卡岩及接触带附近可见到部分碳酸盐脉含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低温金属硫化物,形成较晚,是金属硫化物成矿尾声阶段的产物。

其他蚀变,如滑石化、蛇纹石化、萤石化等总的特点是多分布在钙镁质岩石中。蚀变较弱,发育较晚与矿化的关系不明显。

该矿床所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电力发达,矿床埋藏浅,主要矿体出露地表,埋深在150—250米之间。大矿体附近平行于小矿体较多均可顺便开采;矿床规模现属中小型铜钼矿床,为集中开采和井巷设计提供有利条件;矿石是以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为主的硫化物原生矿,细脉浸染状矿石为主,金属氧化物、磁性矿物极少,应属易选矿石,为今后继续工作和矿山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年